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兰的《2012》

(2010-02-27 22:44:05)
标签:

2012

影视

杂谈

很早就听说了电影《2012》很精彩,因为很喜欢罗兰导演的《后天》,所以对他的巨作《2012》也非常期待。节前特别选择下载了15G的高清版,为了欣赏电影中是怎样展现我们这个世界文明的毁灭的。

 

影片看完过后,符合预期的是《2012》的场面异常大,特效给人的感觉更棒,影片渲染的气氛也很紧张,但是整体感觉上却没有当初看《后天》的那种真实感。回味一下,这种缺憾可能来自下面的几个问题:

 

1、影片将人类灾难的庇护所,也就是方舟的位置,安排在了中国,并由中国人实施工程建设。这点非常不符合现实,经历了四川汶山地震后我们应该知道政府应对灾难性预测的态度和做法,因此在中国动员建设方舟根本不可能。

 

2、既然是中方建造的方舟,但影片中只看到国人多数在做劳力或是接客工作,而方舟的管理者、关键系统操作者、甚至内部保安人员都是西方人,华人协同参与的场面罕见,这是编剧或导演一厢情愿的设计,固然华人演员稀少,但这样的安排跟现实脱节严重,也从另个侧面体现出华人的地位被严重的忽视了。中国人建造方舟,给西方人使用,凭啥?

 

3、影片通过上亿欧元一张船票来显示只有高贵者才能拥有幸存的资格,但是如果面对的是人类毁灭性的灾难,钞票财富能有多大意义呢,如果灾难过后仅剩方舟之内的人存活下来,这个报价就欠妥了,这还不仅仅是筹资建设方舟的问题,钱不是根本问题。

 

4、影片对于地裂、岩浆等危险经常性的发生在主人公的脚后跟之下或车轱辘之下的场景拍摄过多,本意是塑造紧张气氛,但观众知道任何剧情中主人公都会化险为夷,因此渲染过多这种同类场面反而显得有点乏味,缺少创意。相比之下《后天》中主人公外出取药遭遇野狼袭击时所渲染出的情节更惊险(虽然我们也知道主人公能够安然拿到药品并脱险)。

 

罗兰自己对这部《2012》非常满意,从影片的电脑特效角度看确实如此,很有震撼的感觉。当然,这类灾难片特效技术是最主要的看点,这使得影片的成功主要是依靠了工业光魔技术的优势,剧情相形见拙。

 

影片中的男一号(作家)是比较喜欢的演员,他以前的作品《1408幻影凶间》给人的印象深刻,他在里面饰演的也是一位作家。(谢卓新/2010.02.27.22: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