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风流
(2010-05-29 16:31:28)
标签:
戴临中世乒赛马龙老萨技术分析体育 |
分类: 乒乓札记 |
尽显风流
——评马龙与老萨一战
一年前,马龙虽然输过老萨,此次四分之一决赛中再度相遇,却判若两人。虽然前两局比分是11比8和11比9,分差不是很大,但比赛始终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给人的印象是,马龙比赛打得更加流畅、自如,技战术更有层次和更加丰满,打法更加稳定和成熟。
从临场统计的情况分析,马龙在小路球与大路球上,其优势明显在老萨之上,胜负绝非偶然。
首先,在前三板的较量中,马龙光彩耀人。第一局,发球得1分、发抢得2分、搓抢得2分,接发抢得1分,围绕前三板的得分率占到了全局的54.54%;第二局,发球也是拿1分、发抢也是得2分、搓抢得1分、但接发球抢获得了3分,前三板的得分率占到了63.63%;第三局,马龙依靠发球直接得了3分、接发抢和搓抢各得1分,得分率为45.45%。
其次是在相持阶段,马龙同样是优势凸显。第一局的相持中,马龙反手位获得3分,防反获得1分,占到了全局得分的36.36%;第二局,马龙通过连续进攻获得2分、防反中获得2分,占到的得分率达到了36.36%;第三局马龙的进攻性相持手段体现的越发明显,在中远台对拉中拿到了4分、防反中得到1分,加上连续进攻得1分,相持阶段的得分的比率达到了54.54%。
从得分与失分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马龙的技术越发成熟,无谓失误相应减少。第一局的前三板的处理上,马龙自己的无谓失误为零,而对方也仅仅是通过发抢拿到了1分,马龙与老萨在前三板的得分比是7比1,这也说明马龙在主动上手、积极进攻上明显占据上风。对方得分主要集中在相持阶段,即通过反手相持获得2分、正手连续进攻获得2分、反手防反获得1分,加上马龙在正手连续进攻中失误2分。也就是说,对方的主要得分是在相持阶段,而马龙在相持阶段也拿到了4分,老萨在相持阶段与马龙的得分是7比4。
第二局,老萨加强了上手技术,力争主动进攻,但是从数据统计的情况来看,成效不仅不显著,而且还失去了相持上的微弱优势。尽管老萨在发抢和搓抢上得到了4分,但马龙在前三板的争夺中仍然占据了主动,得分超出老萨3分。而在相持上,马龙的得分则完全与老萨持平。
第三局,老萨的得分完全依赖于马龙自己的两次失误,一次搓球、一次防反,在其它领域是一无所获,马龙则在前三板和相持阶段上各拿5分,并有一次擦边球,以11比2结束了战斗。
从技术的运用手段上分析,在三局中,马龙共主动上手20次,成功17次,仅失误3次,成功率为85%,其中运用发抢4次,成功率为100%;接发抢6次,成功率为100%;搓抢5次,成功4次,失误1次,成功率为80%;上手后连续进攻5次,成功3次,失误2次,成功率为60%,说明马龙获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主动进攻,以及过人的台内技术。
在相持技术的使用上,马龙在三局中与对方形成相持21次,其中获胜11次,失误4次,对方获胜5次,总体上持平。再进一步分析,胶着状态下,马龙反手得到3分,正、反手各失误1分;5次防反中,通过正手快带或拉,获胜4次,在6次相持对攻中,正、反手各获得2分,反手失误2次,由此说明,马龙在相持技术上与老萨相比,并不逊色,在防反和对攻上且占据上风。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龙在与老萨的比赛中所呈现出来的技术表现,尤其是第三局的表现,完全证明他已经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之下,颠覆老萨纯属情理之中的事。如能继续延续,将会在决赛中有令人满意的发挥,让我们给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