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手拉球时身体重心状态的思辨
(2009-02-28 21:31:15)
标签:
乒乓球反手拉球重心体育杂谈 |
分类: 乒乓札记 |
对反手拉球时身体重心状态的思辨
前几天在博乒技术论坛的教练员园地,有一位朋友询问关于反手拉球的重心问题,后来,又有朋友跟帖(帖子附后),再次对反手拉球的重心问题进行探讨。看完大家的帖子,首先是感到我们业余教练员以及球迷朋友对技术上的问题研究的很深入、很仔细,其次是觉得理论界或者是专业人士对反手拉球重心问题的阐述还缺乏整体上的分析,再次是我们专业期刊在编辑相关文章的时候还没能做到丝丝入扣、前后一致。
讨论反手拉球的身体重心,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拉球前身体重心的位置,即重心在哪只脚上。而关于重心在哪只脚上的问题,说法则莫衷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并不是这些说法有什么不对,而是这些解释都具有自己的技术背景,或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技术状态。
相对于正手拉球来说,反手拉球在身体重心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正手拉球从引拍开始到实施击球,无论原地或是移动,身体重心无疑都是落在持拍同侧的脚上(中路或追身球除外),而反手则有所不同。
反手拉球时重心在哪只脚上,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身体的站位,第二是拉球时的击球点。大家看到不同说法的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虽然说法相悖,但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针对不同的站位与不同的击球位置来说的。比如唐建军教授和王吉生高级教练,他们都是从事乒乓球的专家,他们的说法如果有所区别,应该是针对不同的站位和击球点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对于专家的表述,我们可以进一步去加深理解。
我个人认为,如果拉球的点是在身体的中间,那么,就像唐建军教授说的那样,身体重心应该在两脚的中间。如果拉球的点在身体的外侧,那么,就是王吉生高级教练所说的身体重心在左脚上。我补充一种,如果站位的脚是右前左后,击球点离身体不远或偏过持拍手一侧的身体中线,那么,身体重心会在右脚上。
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不是判断拉球前身体重心在哪只脚上,而在于拉球后身体重心是否能迅速还原,这才是我们讨论重心问题的核心。因为不管是用哪种重心去拉球,都必须解决后续技术跟进的问题,即技术的衔接问题。换句话,如果拉球后你不能迅速还原,那么哪一种重心对你来说都没有实质意义。
我了解的情况是,在对击球的四个环节,即准备、引拍、击球、还原的认识上,不少的人偏重于对击球的环节的重视,但对于准备、引拍、还原三个环节有不同程度忽略。其中,引拍是击球动作的一个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击球质量的高低,往往与引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分析动作时,应该把引拍与击球联系在一起,不能把二者分割或孤立起来。而准备与还原则基本上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还原好,就能充分的做好准备,还原与准备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区别,还原并不等于就是最初的准备,即接发球的基本姿态,它有另外一层含义,运动中的还原更重要的是强调进入下一板击球的最佳状态(包括击球位置与身体姿势)。
因此我想说,我们对技术的学习,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同时也要有一个动态的观念。学习任何技术的时候,我们都要用生物的、动态的思维去对待它,而不要用静止的、机械的范式去理解,只有加强对技术的思辨,从基本原理上去理解,我们就不会在具体的问题上感到困惑。
附:
戴老师,《乒乓世界》第八期126页讲反手拉球重心在左脚,第十二期107页又说在右脚,把我搞得稀里糊涂的。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在两腿之间(唐建军),有的说在左腿(王吉生)。您回的帖子说在右腿,按我的理解是不是重心应该在稍前的脚上。但这又和正手弧圈发力时重心由右向左不一致,反手应该由左向右才对呀?请您详细解答一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