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误判心理学:对未知的恐惧

(2013-01-13 12:49:06)
标签:

人类误判心理学

百分之二法则

双轨分析

股票

分类: 价值投资
人类对未知有极其强烈的恐惧,因此倾向于相信任何对未知事物作出解释的说法,无论其多么荒谬。因此任何一个古文明都有其崇拜的神,来解释一切不能理解的东西,即使近代很多伟大如牛顿的科学家,也仍然会救诸于宗教。那么接受“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们又如何呢?也好不了多少,他们构建了一个个看似完美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一切,完全忽略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不可知的事实。

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常常只在毫厘之间,一念之间,而且有大量偶然和不可知的因素(运气)。你很难想象人们在机场书店排长队买一本讲述商界领袖成功经验的书,仅仅因为其运气稍好?不,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会挖掘出那些“必然”成功的因素,以使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因果清晰,逻辑完美,充满了必然性。因此这会领袖一定是英明神武,甚至其出生时也会天现异兆。当然,如果之后他失败了,那必然是因为其刚愎自用,其出生时的异兆中也会同时透露着另一丝不祥的信息。

之前一直认为“未来”是不可知的,“现在”是超出人的认知能力的,如今不得不逐渐接受其实“过去”也是不可知或说不可信的。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谎言。到底谁才是曹操?《三国演义》里那位奸雄?《三国志》里那位枭雄?还是另一份遗失的传记里的那位未知的人?那些没有任何记录的人和事能算在历史中存在过吗?即便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也未必可靠。我们记忆中故乡的小吃总是那么可口和让人怀念,但这其实不过是我们根据记忆中残存的几千分之一的片断勾勒、加工甚至臆想出的新的故事和新的记忆,而甚至那些残存在记忆中的片断也是被扭曲的和有选择接受的。简单了解一下任何两个敌对的民族或团体对同一段历史的看法就知道了。

知道了人类对未知非常恐惧以致会相信任何解释(无论合理或荒谬)这一倾向,对投资的启示就是:市场基本是不可知的——无论未来、现在还是过去。我们应该对市场心存敬意,时刻警惕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的倾向。

当一支股票出现上涨或下跌后,我们会为不知道原因而痛苦,这时“有求必应”的股评家一定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我们一定会如释重负,毫无保留地相信它——即使同样的理由作为万金油既可以解释上涨也可以解释下跌。这是人类心理的正常反应,在平时是对心理压力的一种有益的释放。但在投资领域却是有害的,因为你会产生一种幻觉:认为历史就是那样的,股票的上涨就是因为那个“合理”的原因。你会认为自己掌握了投资的真谛,从而信心满满地去推导未来,但那常常是错误的。(建议看看《思考,快与慢》,关于心理的分析很深入)

看到这大家一定很愤怒,如果什么都不可知那还投什么资?为避免矫枉过正的倾向,我的看法完整表述应该是:市场绝大部分时间是不可知的——无论未来、现在还是过去,但在极少的某些时候,我们的看法会更接近真实,只有这些时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投资机会

简化来说:市场在98%的时间是不可知的,在98%的时间是有效的,这是我投资的“百分之二法则”的两大基石。“百分之二法则”认为:大部分的股票是没有价值或不在能力圈内的,只有百分之二的股票值得专注;大部分的时间内市场是有效的或不可知状态,只有百分之二的机会值得行动;投资者大部分时间应该远离市场,静心研究,只有百分之二的时间需要交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