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莱西郎金沙滩
东莱西郎金沙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63
  • 关注人气:4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城晚报》:韦孝宽与行道树

(2024-10-24 14:50:42)
分类: 纸媒转载
2024年10月24日《运城晚报》。
原文:

韦孝宽与行道树

赵盛基

行道树,司空见惯。殊不知,它的起源与一个叫韦孝宽的人有关。

1600多年前,道路两旁是没有树的,为了便于计算里程,每隔1里堆积一个土堆,走过多少个土堆就知道走了多少里路。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553年,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战略家韦孝宽被派往雍州担任刺史。到任后,韦孝宽到辖区各地走访,体察民情。在巡查的时候,韦孝宽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土堆很容易识别,但是一旦天降大雨,就会遭到损坏,需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修复,不但增加了国家开支,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巡查中,他也听到了老百姓的怨言。他问老百姓:“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让土堆损毁?”老百姓答道:“一直都是这样的,年年修,年年毁,能有什么办法?”

巡查回来,韦孝宽始终放不下土堆损毁的事,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想:能否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不再劳民伤财?韦孝宽不愧是个聪明人,不但打仗机智过人,而且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他很快想出了办法,立即下令,雍州境内所有官道上的土堆一律种植槐树,代替标记里程的土堆。结果,槐树自然生长,生生不息,再大的雨也不会被损毁。

韦孝宽的做法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欢迎,树木不但给他们减轻了负担,还能遮阳避日,让行人在树下歇息、乘凉。

朝廷得知此事,很是赞赏,迅速在各地推广。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在道路两旁植树的活动。后来,经过逐年演变,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就成了今天的行道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