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江报》:父与子

(2024-09-27 07:42:11)
分类: 纸媒发表
首发:2024年9月26日《松江报》华亭风副刊。
原文:

父与子

赵盛基

活着活着,父与子活成了冤家。

儿子少儿时代,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父亲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顾及家庭和儿子。

儿子青年时代,去外地求学、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父子见不了几次面。知道儿子来去匆匆,下班后的父亲忙着张罗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与儿子小酌几杯。然后,对坐,无语。

儿子壮年时代,也有了儿子。父亲退休后来到儿子的城市,照看孙子。父子见面的机会多了,然而两代人常常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父亲以过来人自居,不厌其烦地教育儿子,儿子则认为父亲多此一举,很不耐烦。父亲说:“我是把我曾经走过的弯路、遭受的挫折、犯过的错误、经历的失败告诉你,把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你,避免你再走我的老路。”儿子说:“我都是成年人了,知道该怎么做,您就省省心吧。”

父亲谆谆教导,儿子抵触、抗拒,父子间总是话不投机,以致无话可说。一片苦心不被理解,父亲很失落,不无伤感地说:“我的忠告你都不听,将来你也会像我一样的。”父亲苦口婆心,儿子我行我素。

果然,很多年过去,父亲的话应验了。儿子当了爷爷后,也重复起父与子的故事。

法国作家沃维纳格有句名言:“老年人的忠告犹如冬天的太阳,虽是亮光,可不足以令人感到温暖。”我想说,只要有光,就有温暖。能否感受到,不是光不够温暖,而是你是否能感知到光的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