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清棵
(2024-09-03 09:15:25)分类: 纸媒发表 |
清棵
赵盛基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金黄色的花,长出细长的果针,扎入土壤,慢慢膨大,成熟后就成了饱满的花生。
花生的一生,有多个生长过程,其中之一是“清棵”。那是在花生生长初期,幼芽拱出地面,待苗出齐后,进行的一项操作。 我上中学放假时,队长安排我们去“清棵”,并教会我们“清棵”的方法和要领。他边示范边讲解,用小锄头破开花生幼苗周围的土壤,再用手将埋在土里的两片肥大的子叶剥离出地面,这就完成了“清棵”。他说:“将两个子叶从土里扒出来,接受阳光的照射,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使分枝增多,茎枝粗壮,分枝的节间变短,缩短果针的入土距离,增加果针的数量。这样,就能提高花生的坐果率,从而增加产量。”
眼望上百亩一望无际的花生,需要一棵棵地清理,不免心里打怵。我问队长:“这么大一片,多麻烦啊!不清不行吗?”队长说:“如果不清,第一片子叶见不到阳光,营养几乎全被株茎吸收,导致株茎长得过高,无用的侧枝过多,抗病能力差,坐果能力低,影响产量。”听了队长的讲解,我知道了“清棵”的重要性,再也不嫌麻烦,饶有兴致地干了起来。
秋天收获的时候,看着一堆堆白白胖胖的花生,队长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年花生又增产了,有你们的功劳。”我倒认为,我的收获大于功劳。“清棵”不仅让我懂得,花生的成长,幼苗时让第一对子叶见到阳光非常关键;更让我明白,人生起步,沐浴阳光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