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与处世》2023年14期:“无用”的快乐

(2023-07-18 07:18:58)
分类: 纸媒发表
首发:2023年14期(7月下)《做人与处世》。
原文:

“无用”的快乐

赵盛基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是从沂蒙山区走出去的物理学家。他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先生称为是“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做出来的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走上物理研究之路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考研究生的时候,薛其坤一心报考中科院物理所,但是,第一次考试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考试物理也只考了39分,直到第三次才如愿以偿,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科院物理所。读博时,人家只用5年时间,他却用了整整7年。所以,人们称他为“大器晚成的物理学家”。

好事多磨,不过也从中看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在常人看来,基础物理研究枯燥、乏味,但薛其坤却乐在其中。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来到实验室,直到晚上11点钟才离开,把心血全部用在了物理的基础研究上。因此,他有了一个比“院士”更响亮的名字——“ 7-11”。

记者采访薛其坤时问道:“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挣快钱,当网红,您却痴迷于基础研究。您知道,基础研究短时内不可能转化成市场效益,所以有人认为是‘无用’的研究,您怎么看?”薛其坤郑重地答道:“这正是我要大声疾呼的。这个时代多姿多彩,挣快钱没有错,当网红也无可厚非,但不要把它们当目标。短期来说,我们需要甚至急需成果转化快的研究,这一定要有人去做;从长远来讲,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致力于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的形成才是科学发展的基石。看起来,我们是做了许多‘无用’的工作,而恰恰是这些‘无用’的工作在推动着科学研究向前进,这就是基础研究的魅力。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我们需要一大批人来做‘无用’的工作。”顿了顿,他接着说:“科学研究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是很享受的一份职业,彻底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享受到追求极致的快乐,进入状态以后,就像玩游戏过关一样,每过一关都会让你感受到幸福、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