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与处世》2023年10期:“误入”

(2023-05-30 09:21:15)
分类: 纸媒发表
首发:2023年10期(5月下)《做人与处世》。
原文:

“误入”

赵盛基

1996年,吴小红博士毕业的时候,导师含蓄地对她说:“听说北京大学考古系在招人,你要不要去试试?”吴小红想都没想,拒绝的话脱口而出:“凭什么呀?我一个学化学的凭什么去考古啊!”导师问:“那你想干啥?”她回答:“我想继续做化学或物理方面的研究。”导师不死心,说:“考古好啊!”她不屑一顾地说:“考古有什么好的!”怕话语生硬伤了导师,又问:“考古哪里好?”导师说:“考古是地域科学,你只要去认真研究,你的所有发现都是第一的,都是新的。”听到导师的解释,她有点儿动心了,就这样半信半疑地去了北大的考古系。

对于考古,吴小红可谓一窍不通,刚去就闹了个笑话。在实验室里,她吃惊地问:“呀!考古系还有实验室?还有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你们还做试验呀?”实验室的老师笑着问:“咦!你以为我们一天都干啥呢?”她说:“我一直以为你们也就是跑跑田野、挖挖土什么的。”说完,大家“哈哈”大笑,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突然进入到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心理上难免会有落差。吴小红说:“不是落差,而是挺大的落差。一个是找不着方向,另一个是对原有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比如说,考古课会在墓葬上撒上红粉,从考古学的角度说这是审美,而从化学的角度说却是防腐,是截然不同的。”不过,吴小红是个爱学习的人,通过学习,她的思维方式很快就转变了过来。从此,她把科学考古和碳14测年技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给考古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尤其是2022年,她带领团队对轰动世界的三星堆祭祀坑测出了精准的年份。

从误入考古领域,到成为科学考古的领军人才,吴小红凭的就是敬业精神、聪明才智和执着的信念。她说:“在考古领域遇到的每一种情况,都有很多个可能性。而我要做的,就是去实证它。这个事儿,挺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