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人报》:皇帝碗里有粒沙
(2023-02-06 14:01:04)分类: 纸媒发表 |
皇帝碗里有粒沙
赵盛基
宋仁宗初名赵受益,后改名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形于色,被誉为是个宅心仁厚的皇帝。他尤其体谅底层人,即使出现些微差错,他也宽宏大量,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次,赵祯在后花园散步,突然口渴,但是回头看了几次,见随从没带水壶,就没有吭声。回宫后,他急着对嫔妃说:“朕渴坏了,快拿水来。”嫔妃纳闷地问:“散步的时候您为什么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是要忍着?”他说:“我几次回头看见随从没准备水,如果我执意喝水,是否随从要受到处罚?所以我只好忍着了。”
散步回来,赵祯开始用餐。吃着吃着,突然“咯嘣”一声,他被什么东西硌着牙了。吐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粒沙子。他用手捂着腮,龇牙咧嘴的,显然很疼。旁边的嫔妃不知如何是好,他赶紧说:“不要紧,小事一桩,疼一会儿就好了。”嫔妃要去把后厨的人叫来问罪,他阻止了,悄声说:“别去叫,也不要把这事说出去。不然的话,如果追查下去,肯定大惊小怪、兴师动众的,恐怕要有人掉脑袋。”自己遭了罪,还护着别人的脑袋,真够宽厚的。
在古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让无数人头落地都是一句话的事,何况杀个犯了错的人。可是,赵祯宁愿自己忍痛,也不去怪罪别人,而是保护别人,足见其胸怀博大。
赵祯在位42年,以人为本,仁爱仁政,促成了宽松的环境,大臣们放开手脚,仗义执言,勤政为民,从而使政治、经济、文化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使宋朝的综合国力达到了巅峰。
碗里的一粒沙,彰显了一个人的胸怀。一个有胸怀的皇帝,缔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