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中晨报》:窦乂致富

(2022-12-14 07:47:32)
分类: 纸媒发表
首发:2022年12月14日《鲁中晨报》齐迹副刊。
原文:

窦乂致富

赵盛基

窦乂是唐代的大富豪,那么,他是如何致富的呢?

窦乂,陕西扶风人,在他13岁的时候,有个亲戚从外地带回来十几双丝绸缎面的鞋,当作礼物分送给孩子们。看着漂亮的鞋,孩子们都去抢着拿,唯独窦乂不争不抢。等大家都挑完了,他才将剩下的最后一双拿了过来。可是,这双鞋尺寸不合适,他根本没法穿。

窦乂想,我穿着不合适,肯定有人合适啊!于是,他拿着这双鞋到集市上去卖。不大功夫,就被人买了去,赚了500钱。窦乂并没把这些钱攥在手里,而是来到铁匠铺,让铁匠打了两把铁锹。

五月,树木葱茏,百花盛开。窦乂看着落满了街的榆钱突发奇想,我何不把它们收集起来,播种到地里去?于是,回家拿来扫把,收集了十余斗榆钱。

种子有了,可是没有地也白搭啊!他来到伯父家,请求伯父借给他一些闲置的荒地。伯父问他:“你要荒地干什么?”窦乂回答:“干点事情。”伯父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得到了荒地之后,铁锹派上了用场,窦乂很快就开垦了出来,然后把榆钱种在了地里。自从种上之后,浇水、施肥、锄草,窦乂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秋天到了,榆树苗长到了一尺多高,窦乂数了数,有一千多株呢,可把他高兴坏了。到了第二年,榆树苗长到了三尺多高。窦乂把长得旺盛、笔直的留了下来,把长得差的刨掉,总共捆了100多捆,拿到集市上叫卖,结果每捆卖了十多块钱。第三年秋后,榆树苗长到了鸡蛋粗,他剪掉了200多捆枯枝败叶当作柴火卖,获益翻倍。五年后,那些保留下来的榆树苗长大成材,盖房用的椽子1000多根,卖了30000多钱,造车用的木料1000多根,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从一双不合脚的鞋,到满地随风吹动的榆钱,窦乂发现了潜在的商机,并且依此起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经过商业运作,窦乂建立了“窦家店”,并躬身经营,积累财富,一步一步地成了长安首富。

更难能可贵的是,窦乂致富之后,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成了唐代商人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