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中晨报》:读根

(2022-11-14 07:40:41)
分类: 纸媒发表
2022年11月14日《鲁中晨报》齐迹副刊。
原文:

读根

赵盛基

一位根雕艺人的工作室,里里外外除了根雕作品就是尚未雕琢的树根,树根大都是从山上挖来的。他有个原则,只挖完全枯死甚至腐烂的树根,只要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他坚决不挖。他说:“我做根雕,是将已经失去生命的根焕发新生,而不是让尚有生命的根失去生机。”

我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少顷,问他:“你院子里的这些树根,还没来得及雕琢吧?”他回答:“不全是,主要是我还没读到它们的精华。”他怕我不明白,接着说:“哦,用我们的行话说叫读根。”

读根,简洁、形象而又生动。我问:“你是说揣摩、构思一个树根适合雕琢成什么造型吧。”他答道:“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读根,挺有意境。一个看似平常的树根,在常人眼里就是一堆柴火,而在根雕艺人眼里却是一件艺术品。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读根的能力和雕琢的技艺,以及独到的眼光和视角。其实,读根非常考验根雕艺人的功力,包括文化修养的爆发力、空间思维的想象力等等。读到妙处,能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读不精到,顶多能雕琢出一件平庸的作品。

他说:“读根,有时候很简单,一打眼心里就有了,造型呼啦一下就闪现在了脑子里;而有时候则很费思量,不是一时半晌就能读懂的。有些树根,我放在院子里风吹雨淋已经数月甚至数年,我都没轻易动刀,因为我还没有完全读懂它,无法赋予它们最完美的形态。虽然只是一个树根,我也不能轻易伤害它,必须出神入化地发挥出它的最佳艺术价值。”

读根,简简单单两个字,却富含深意。只有读出精髓,才能发现精彩,才能雕琢出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