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白种人的崇拜何时才能结束?(转载)
(2011-11-02 22:28:31)
标签:
中国宋体优待房地产广告市场经理杂谈 |
分类: 散文杂谈 |
老端注:原文作者Tom是一位白人,并在中国生活,他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提出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白人仅仅因为肤色就会被中国人优待呢?
——————————————————————
在中国,白人仅仅因为是白人就难以理解地得到了大量尊重(我在这里没有说"外国人"是因为那些有着深色皮肤的外国人常常被排除在这种"优待"之外,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找工作时也会获得优待(报酬是中国同行的好几倍)。甚至在成都,一个有着相当数量外国人的城市,凯茜和我在一家超市购物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家酒业公司的"市场经理"。
数月之前,我得到了一个在附近的一个餐馆的广告中露脸的机会。只要读上几句中文,我就能得到2000人民币(接近一个工厂工人一个月工资),还可以与朋友们享受一顿美味大餐。广告大致是三名中国男子看到我坐在餐馆大厅,谈论起我是一名老外。作为回应我解释了中国酒、艺术和食品中的小乐趣,结束时我说些类似"我了解中国"之类的话。不巧的是这个交易因为时间安排的原因告吹了。
仅仅因为我是白人就能得到一份工作也不是象听起来那么令人沾沾自喜。 那家广告公司要求年龄30-40岁 (我不是),帅气(好吧,我同意),还得能脱稿说几句中文。但是其他公司就更直言不讳了,只要是"白人"即可。
不幸的是,很少有中国广告可以将所有外国人都描绘得如此正面。
在这些广告中,我注意到,白人常常是阅历广泛、富有者的代名词(特别是在著名的房地产广告中),在其他例子中,我们是现代的象征,或证明这家公司是个国际化的企业,企业的言下之意在于:看吧,即使是白人也喜欢我们产品。
当我和我的中国同事讨论这些时,他们坚持认为 这仅仅是中国人尊重外国人的做法而已。我提出白人在中国可以仅凭说中文而事业大获成功(例如大山),他们承认这确实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仅凭外表的不同而获得如此多的优待呢?
说实话,我情愿不被如此优待。这些广告强化了对外国人的陈旧观念,欧洲意味着"文化",美国就是"酷",非洲就是蛮荒之地(已经不止一次被我的非洲朋友提起了)。有时很难从广告中辨别强权与殖民化、偶像和媚眼、好奇心和纯粹二逼之间的区别。考虑到中国已经变得更为自信了,某些广告中白人的地位也有轻微的变化,现在的潜台词是"看吧,白人也在为我干活。"真诚地希望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能够最终抛弃掉这些老皇历,不过我不认为这会很快改变。
——————————————————————
在中国,白人仅仅因为是白人就难以理解地得到了大量尊重(我在这里没有说"外国人"是因为那些有着深色皮肤的外国人常常被排除在这种"优待"之外,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找工作时也会获得优待(报酬是中国同行的好几倍)。甚至在成都,一个有着相当数量外国人的城市,凯茜和我在一家超市购物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家酒业公司的"市场经理"。
数月之前,我得到了一个在附近的一个餐馆的广告中露脸的机会。只要读上几句中文,我就能得到2000人民币(接近一个工厂工人一个月工资),还可以与朋友们享受一顿美味大餐。广告大致是三名中国男子看到我坐在餐馆大厅,谈论起我是一名老外。作为回应我解释了中国酒、艺术和食品中的小乐趣,结束时我说些类似"我了解中国"之类的话。不巧的是这个交易因为时间安排的原因告吹了。
仅仅因为我是白人就能得到一份工作也不是象听起来那么令人沾沾自喜。 那家广告公司要求年龄30-40岁 (我不是),帅气(好吧,我同意),还得能脱稿说几句中文。但是其他公司就更直言不讳了,只要是"白人"即可。
不幸的是,很少有中国广告可以将所有外国人都描绘得如此正面。
在这些广告中,我注意到,白人常常是阅历广泛、富有者的代名词(特别是在著名的房地产广告中),在其他例子中,我们是现代的象征,或证明这家公司是个国际化的企业,企业的言下之意在于:看吧,即使是白人也喜欢我们产品。
当我和我的中国同事讨论这些时,他们坚持认为 这仅仅是中国人尊重外国人的做法而已。我提出白人在中国可以仅凭说中文而事业大获成功(例如大山),他们承认这确实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仅凭外表的不同而获得如此多的优待呢?
说实话,我情愿不被如此优待。这些广告强化了对外国人的陈旧观念,欧洲意味着"文化",美国就是"酷",非洲就是蛮荒之地(已经不止一次被我的非洲朋友提起了)。有时很难从广告中辨别强权与殖民化、偶像和媚眼、好奇心和纯粹二逼之间的区别。考虑到中国已经变得更为自信了,某些广告中白人的地位也有轻微的变化,现在的潜台词是"看吧,白人也在为我干活。"真诚地希望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能够最终抛弃掉这些老皇历,不过我不认为这会很快改变。
前一篇:弄懂女人,其实也容易
后一篇:小三宝典之“婚外情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