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记录我的世界杯南非世界杯世界杯2010决赛荷兰西班牙体育 |
分类: 激情世界杯 |
我从没想到过,曾经因充满华丽的艺术气息的荷兰,在某一天会以一种斯巴达式的破坏者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可是,2010年7月12日的凌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在第十九届世界杯决赛的赛场上,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支荷兰队。
我从没想到过,像荷兰这样曾经热情奔放、个性十足的球队,能把与生俱来的热情与个性压抑到了最低点,而把一种类似破坏系统的所谓“力量足球”演绎到极致。看到他们凭借强悍、凶狠的犯规战术,铲车般地铲到了一个又一个西班牙人,破坏了一次又一次本应流畅的进攻,不惜以黄牌红牌为代价,把西班牙这棵开满“艺术足球之花”的大树砍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如果,这种战术出现在英格兰、法国、德国甚至意大利的身上,都不能让我如此吃惊又如此心痛,而荷兰——曾经的攻势足球和艺术足球的代表,居然为了胜利,背叛得这样干净而彻底,真的让我感到一种透心彻骨般的寒意和痛楚。
其实,我应该想到这些。我早就应该想到这一天必然会到来。早在六年前的欧洲杯日记中,我就曾经为荷兰的“沦落”而叹息。我清楚地记得,在荷兰输给葡萄牙的时候,我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这场比赛的荷兰,已经不是迎战捷克和拉托维亚的那个朝气蓬勃的荷兰了。也许小组赛的失利让他们感到,如果打出漂亮的比赛,最后失败的总是自己;也许希腊队的成功让他们感觉到结果的重要——不管比赛有多么难看,只要取得胜利就是成功……总之,荷兰队改变了他们的风格,他们开始朝着功利足球方向发展了。……求稳、拖延时间、等待对方出现漏洞、抓反击、偷袭……这些在荷兰足球词典里根本就没有的字眼,牢牢地束缚住了荷兰队的手脚。……终于,在终场哨声吹响的一刹那,荷兰的足球已经死去,一轮曾经灿烂的夕阳终于在伊比里亚半岛静静地凋落了。”那时,我已经看到了荷兰的改变,并把这种改变成为“邯郸学步”,还笃定地认为“正如郁金香永远开不出牡丹那样大的花朵一样,那些个性奔放、才华横溢的荷兰队员在场上根本无法打出这种防守型的足球”。现在想来,应该是我太小看荷兰人了。六年,从来不缺乏足球天赋的荷兰人,居然能把这种“防守型”的足球演绎得如此纯熟,好像他们生来就擅长打这种足球一样。不,他们已经超越了“防守型”的范畴,向着“破坏型”的极致大踏步前进。六年前那届欧洲杯的冠军希腊队成了他们的偶像和楷模,于是,他们剪灭了所有队员的个性和棱角,把他们都训练成一种冷兵器时代的特种兵杀手,用最肤浅的“破坏体系”来翦灭艺术足球的灵性之舞。是啊,破坏比什么都简单,就像美国轰炸伊拉克,扔几个导弹,所有巴比伦的绝妙建筑顷刻毁于一旦。如今,范马尔维克的荷兰队就是这样,阻截、破坏,让西班牙心浮气躁,然后在一片猝不及防的混乱中反击,抢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本来,他们几乎成功了,他们已经把西班牙人拖到了加时赛的第115分钟。试想,罗本的那两个单刀球如果进了一个,落后的西班牙人会更心浮气躁,胜利的天平就会完全倾向荷兰人。即便不是这样,他们也完全可以把比赛拖入点球大战,然后让上帝去裁决究竟是艺术足球还是功利足球更接近真理,可是……
可是,我依然没有想到,荷兰,居然在最后时刻,恢复了已经泯灭六年的艺术足球的良知。从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场比赛起,荷兰,就完成了从华丽到丑陋的转身。无论别人怎样抨击、嘲笑和辱骂,荷兰都始终坚定地走着自己“功利加实用”的道路,并以六战全胜的战绩挺进决赛,在整整100分钟里把西班牙人一步步逼向绝境。然而,也许范马尔维克血液中固有的“全攻全守”的基因突然苏醒了,也许荷兰人一味的破坏让崇尚“功利”“保守”的他都看不下去了,第98分钟,他居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做出了换下德容的决定。于是,已经“功利”了几乎650分钟的荷兰足球,在最后的20分钟,居然又开始转向进攻。海廷加的离场破坏了荷西两队的均势,但是没有动摇荷兰人进攻的决心。终于,第115分钟,荷兰队全线进攻给了西班牙人前场抢断就地反击的机会,造成了那个不可避免的进球。试想,如果少一人后荷兰人就彻底死守用铁桶阵和西班牙队纠缠,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荷兰,输就输在他们还背叛得不够彻底,“丑陋”得不够彻底,“破坏”得不够彻底。他们的“丑陋”终于让他们自己都难以忍受了,于是,唤醒的良知与已经纯熟成习惯的躯体做着不和谐的交战,终于成为他们最大的软肋,让强大且华丽的西班牙斗牛士手中那把艺术足球之剑无情地插入自己的躯体。
因此,说到底,西班牙的胜利,不是艺术足球对抗功利足球的胜利,而是功利足球内部出现了“哗变”导致的胜利。可是,细想想,这种“哗变”,难道不也是艺术足球的一种胜利吗?当功利足球丑陋到连它的崇尚者都看不下去的时候,还能指望球迷和其他人的接受吗?即便捧得了大力神杯,又有多少人会去喜欢如此丑陋的足球呢?而当足球失去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时候,即便一年举办一次世界杯,那金灿灿的奖杯又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呢?基于此,我宁愿相信范马尔维克的那次换人,是足球艺术的良知在他头脑中的复苏。尽管这种复苏让荷兰人第三次在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刻停止了前进,但只要他们回去看一看这七场比赛,然后真正地问一问自己的心:“这样的比赛,我自己愿意看吗?”我想,已经把艺术足球渗透到血液和骨髓中的荷兰人,一定会做出适合自己也适合足球运动的选择。
我想,每一个球员在选择绿茵场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份对足球艺术美感的纯真向往,正是这种向往,让他们义无反顾地与足球结缘。尽管金钱、荣誉、地位……种种的诱惑会暂时掩盖他们最初的向往,但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唯一不能丢掉的,就是儿时那个纯真的梦。是啊,梦虽然是飘渺得不能在飘渺的东西,却如遥远的火光,即使微弱,却能点燃艺术足球最后的良知,让每一个热爱足球的心都不会黑暗。
于是,在西班牙人高高捧起大力神杯的那一刻,在斗牛士的欢笑与橙色军团的泪水中,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后一篇:记录我的世界杯:再见,世界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