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oldblog/person/2006/2/14/1139898081773_2421.jpg
最终,三对勇敢的组合登上了领奖台。当国旗升起的时候,当国歌奏响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被特写的三张特殊的面孔——中国男选手赵宏博、中国女选手张丹、俄罗斯女选手托特米亚尼娜。
站在季军领奖台上的赵宏博依然挂着平静而沉稳的笑,眼中却有某种发光的东西在闪耀着。6个月前的他还躺在北京医院的手术台上,意外断裂的跟踺让每一个人都认为他已经失去了都灵冬奥会的入场券。可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祖国的梦想,乐观坚强的赵宏博毅然勇敢地选择了坚持。于是,他和申雪一起,开始了和时间的赛跑。出院第一天,还不能活动的他就开始了上肢力量训练。11月末,他开始了第一次正式上冰训练。此时夺得过多次大赛冠军的他,竟像个刚学滑冰的孩子,为了抢时间,他和申雪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和节假日。1月8日,他开始练习冰上跳跃;1月16日他完成冰上两周半跳跃;1月17日,他又不可思议地完成两周点冰动作;终于,1月28日,他成功完成后外点冰3周跳,在除夕之夜为自己点燃了希望的礼花。
可是时间却依然一分一秒无情地流逝着。直到踏上冬奥会双人滑赛场上的那一刻,赵宏博和申雪的全套自由滑动作,竟没有完整的配合过一次。两对年轻的师弟师妹们在注视着他们,所有的教练和官员在注视着他们,祖国和世界的目光在注视着他们,摆在他们面前的考验,从来没有这样艰巨。可是,他们却挺过来了,以罕见的毅力和信心,出色地完成了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所有动作。我相信,当赵宏博做每一次跳跃的时候,所有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感到窒息。但让人惊讶而感动的是,他的每一个三周跳,都是那样干净利落,而每一次起跳,他也都是那样充满自信。正是他们的出色表现,提前确保了中国队的奖牌,让后出场的两队年轻选手完全放开了手脚,也让中国花样滑冰第一次有两队选手同时站在了冬奥会的领奖台。从手术台到领奖台,只有短短六个月的路程。而这六个月中,赵宏博那带伤的双脚踩出来的每一个脚印,都在告诉每一个人——勇敢,就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
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张丹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花。她那条拉伤的右腿已经缠上了绷带和胶布,但疼痛依然让她的步履有些拖沓。当这位年仅20岁的女孩,为了实现中国队“冲金”的梦想,冒着极大的危险,在赛场上做出难度空前的抛跳四周,在全场的一片惊呼声中痛苦地摔倒在冰面上时,看着她艰难而蹒跚的脚步,几乎所有在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认为她已经放弃了比赛。可是,仅仅过了五分钟,勇敢的张丹却拉着同伴张昊的手,再次回到了冰面上。音乐伴着观众如雷的掌声再次想起。大家都认为,即使他们已经不能做出任何高难的动作,但就凭着这种坚强的精神,他们已经成为了勇士。可是,另人惊讶的场面又出现了,年轻的张丹,居然带着一条已经拉伤的腿,完成了全部高难度动作,其质量之高,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又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惊呼。当“龙的传人”最后一个音符结束的时候,张丹哭了,她对教练说:“对不起!”而全场的观众,却毫不吝惜地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样重大的比赛中尝试抛四周,是一种勇敢;跌倒后继续带伤比赛,是一种更大的勇敢;而带着伤痛把后面的比赛精彩地完成,则是勇敢中的勇敢!张丹张昊这对“龙的传人”,用自己的勇气征服了挑剔的评委和来自各国的观众。他们那高高昂起的头颅,似乎在向所有人宣告——勇敢,就是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
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托特米亚尼娜已经满眼泪花。这个多灾多难的姑娘,在两年前的一次比赛中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当场昏迷。经过医院的紧急抢救,她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严重的脑震荡还是让她丧失了对事故的记忆。从此后,伤病就开始缠绕着这位俄罗斯少女,她先后患上了胆囊炎等多种疾病,甚至在饮食上也有很多忌讳。可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她终于再次回到了深爱的冰场,用修长的身姿和稳定优美的动作在冰面上继续自己的梦想。今天的比赛,他们勇敢地顶住了自己队友的频频失误和中国军团的出色发挥造成的强大,以优美的芭蕾舞似的自由滑动作捍卫了俄罗斯在该项目上的霸主地位,也在自己最后参加的一次冬奥会上,为自己不断追逐的梦想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们用自己无懈可击般的严谨和流畅,以及那喜悦伴着酸楚的泪水,告诉每一个人——勇敢,就是对自己梦想一种不断的追求。
2006年2月13日的都灵滑冰场,注定成为一个展示勇敢的舞台。版奖仪式结束后,六名选手共同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这个礼仪性的程序此刻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寓意。也许,从技术角度上,他们的动作可以分出高下,但从精神角度上,他们却都能无愧地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因为那六张带着最灿烂的笑容的面孔,都在共同诠释一个运动场上最有分量的词语——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