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天熬夜等巴乔

(2006-02-12 22:30:00)
标签:

杂谈

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oldblog/person/2006/2/12/1139754554457_6845.jpg

前天是冬奥会开幕的日子。我对冰雪项目本不是十分感兴趣,何况开幕式又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开始。吸引我凌晨三点从被窝里爬起来的赛事,大概只有世界杯和夏季奥运会。可是这次,我却决定熬夜看开幕式,原因有二:其一,冬奥会在意大利举行。而只要意大利人设计的开幕式,总有一些经典和独到的地方。不是吗?仅仅一个90年的“意大利之夏”,就让之前之后所有世界杯的开幕式都望其项背。估计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也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其二,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开幕式前就有传闻,此次点燃冬奥会圣火的,极有可能是意大利的足球王子,我心中永恒的最爱——巴乔!

其实,这第二条原因是决定性的,是压倒一切的。即使冬奥会在一个根本没有创意的国家里举行,即使开幕式将是一场乏味透顶的表演,只要有巴乔参加,哪怕他不去点圣火,只是在开幕式上露个面。甚至于,他未必露面,但我知道他坐在开幕式的看台上,我也会忠实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夜半时分我和巴乔的甜蜜的“约会”。

是啊,现在在屏幕上,已经很难见到巴乔的身影了。今年是世界杯年,为了目睹心中的巴乔昔日风采,我甚至在过年期间,屏弃了其他频道一切热闹而精彩的节目,专心致志地守住CCTV5的《我爱世界杯》,从一次又一次的回顾中寻找巴乔的影子。可是,回首毕竟只是回首。昔日的巴乔,我们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已经成了足坛昨日的一个背影。现在的巴乔怎么样了?他应该是一个什么形象?他是否还有那张高贵而清秀的脸,淳朴而动人的笑?这些,都是我想看到的。正如一个钟情的女子一样,我不愿意靠回忆来打发自己的情感。我想见到巴乔,想和巴乔有一次新的“约会”。

于是,我把自己和老公的手机以及家里的闹钟都定了时,并把电视机设为自动开机状态。生怕这一切措施还不见效,我在临睡前又喝了两大碗开水。老公困惑地看着我:“怎么了,不就是一次冬奥会嘛!弄得比高考还紧张!”我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听说这次巴乔要来点火。”深知巴乔在我心中分量的老公吐了吐舌头,不再说什么了。低下头来,他再次检查了一遍手机的定时系统。

种种煞费苦心的措施果然奏效。深夜,我们家的两个手机和一个闹钟发出的刺耳的响声除了惊醒了我和老公外,楼中其他几户人家也莫名其妙地点起了灯。起床第一件事情自然是上厕所。一切打理完后,我开始守在电视机前,专心致志地等待着巴乔。

开幕式果然精彩,善于想象和创造意大利人把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以及冰雪的冷静与运动的激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让等待约会的我少了一些寂寞和孤独。解说员关于圣火点燃的猜测更让我信心倍增。本来嘛,巴乔在都灵生活了五年,为尤文图斯和意大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唯一不利的条件就是他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届奥运会,而且足球不是冬季奥运会的项目。不过,开幕式中那个扮作铁匠的体操运动员,不也没参加过冬季奥运会吗?

终于,期待已久的点燃圣火仪式开始了。我屏住呼吸伸长脖子,简直恨不得钻到电视屏幕里去。第一个跑进会场的人不是巴乔。他把火炬交给了一个四人小组。“巴乔!这是巴乔!肯定是巴乔!”我突然不顾一切地喊了起来。这我的眼睛瞪圆了,大概连瞳孔都放大了,因为我看见这四个人中,居然有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么那么像——巴乔!

已经不堪疲惫沉沉入睡的老公再次从梦中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看眼睛,没好气地瞥了我一眼:“自己好好看得了,我明天还要早起呢!”见我没有任何反应,他翻个身,又睡着了。

可是,老公,他不知道,即使他没有睡着,我也不可能有任何反应了。因为我听到了解说员那残酷无情的话语:“现在手持火炬的,是越野四乘一接力的四名男选手。”话音刚落,我已经成了冬奥会赛场上一个冻僵的冰块。那张面孔,那张可爱清秀如牧童一般的面孔,居然——不是巴乔!

我呆了,傻了,只会愣愣地看着屏幕,看着屏幕上那张我曾经熟悉的脸。他居然不是巴乔!他怎么会不是巴乔?一样的清秀,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朝气,一样的可爱……我突然醒悟过来,是的,记忆中的那张脸的确是巴乔的脸——是16年前巴乔的那张脸。

两行泪水从眼中无声地流了下来,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说不出的,带着沧桑和苦涩的辛酸。难道,我等了一夜的约会,等来的,依然是巴乔的背影?那个属于历史的,属于回忆的背影?

最终,我依然没有等来巴乔。点燃火炬的,是一个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女选手。在帕瓦罗蒂高亢的“今夜无人入睡”的旋律中,冬奥会开幕式圆满的结束了。默默地关掉电视机,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黑暗中,我知道,今夜,我将无法入睡。

和巴乔的这次约会,终于成了泡影。可是,在一片伤感和酸楚中,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记忆中巴乔的那张脸,依然是年轻的。也许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还会发生这样“错认”的现象,因为即使再过10年、20年、30年、40年……巴乔在我们心中,永远年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