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赛:巨大的失落背后隐藏着什么

标签:
评赛观赛刘翔退赛奥运田径体育 |
分类: 体育时空 |
奥运赛程过半,一个又一个记录的刷新,一个又一个传奇的续写,良好的组织工作,以及北京特有的和谐的笑容,让以鸟巢和水立方为标志的北京奥运会正朝着历史上最成功、最伟大、最神奇的奥运会迅速接近。可是,8月18日上午,一个承载着整个民族希望与荣誉的红色背影,默默地离开鸟巢那条刚刚书写了9秒69这个人类新极限的红色跑道。刘翔,这个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了一个人种的突破,在洛桑一度把直道项目世界记录揽在亚洲人身上的神奇小子,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上,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甚至还没跑出一枪,就从人们的视野中黯然消失,只把一种巨大的失落,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种失重般的感觉,甚至35块金牌的光芒也无法弥补。
在刘翔之前的第五组,同处于2道的雅典奥运会亚军获得者特拉梅尔,也是在起跑后因伤退出了比赛。可是,尽管他在赛场掩面而泣,但没有一个美国人,会因为他的退出而像中国人那样失魂落魄。他们至多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与惋惜,耸耸肩,摇摇头,再把目光转到别的比赛上去。反正美国在田径赛场上夺金点有的是,没有人会把目光死死锁住一个项目。只有中国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偌大个田径场只关注一个110米栏,只关注一个刘翔。原因很简单,我们在田径项目上只有一个刘翔,只有他闪烁着时隐时现的金牌的光芒,只有他能担负起田径突破的希望(不管这种突破是如何狭窄与片面),只有他能让整个鸟巢因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而沸腾。整整百年啊,中国才出一个刘翔,亚洲才出一个刘翔,刘翔捍卫着所有黄皮肤在短道项目上的荣誉,他是中国的英雄,亚洲的英雄啊!因此,从雅典归来后,刘翔就享受到国宝级的待遇,田管中心甚至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保障小组和后勤小组,吃特灶,睡单间,用专门的训练器材,出去比赛不仅有保镖随时护卫,还有医生、教练、管理人员寸步不离地跟在身旁。这架势,羡煞所有外国运动员。试问勇夺八金的菲尔普斯和跑出9秒69的博尔特,谁能有这么大的排场?只有中国,才把一个影响力远远逊色于百米飞人大战的110米栏打造得这样有声有色。可是,国宝级的待遇必然要承受国宝级的压力,当13亿人铺天盖地的希望和期待一起压在刘翔原本脆弱的跟腱时,他终于在一次痛苦而艰难的起跑后,无奈地离开了续写传奇的场地,留给鸟巢的,是几万双因失落而呆滞的眼睛。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透视出,在我们巨大失落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民族在田径项目上巨大的自卑。我们无视田径赛场的其他46个项目,而把所有的砝码都压在了110米栏上,这个项目的失重,自然会使整个田径赛场都因倾斜而颠覆。可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看到,不是刘翔一个人强大了,整个中国田径就强大了。不是刘翔一个人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整个亚洲田径就处在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刘翔,他只是一个运动员,他代表不了中国,更代表不了亚洲。刘翔赢了,只说明我们在某个项目上有所突破。刘翔输了,也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整个田径赛场。我们不是天天在喊“119工程”吗?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119”代表的是游泳、田径、水上项目所有119块金牌,而不是只有那短短110米的距离。现在大家关注110米栏,其实是在关注刘翔,而不是在关注中国田径。这就如同84年我们只关注朱建华的跳高,96年只关注王军霞的中长跑一样。要想让大家真正地关注中国田径,我们必须把视线放到整个田径赛场,而不能只让自己的目光龟缩到某个角落。在这里,我们的媒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呢?我们看到的是媒体只盯着中国能获得金牌的项目,每天对田径的转播不到两个小时。只有110米栏的比赛,我们才转播上午的预赛,其他田径项目的转播,说到底只是在转播完“夺金点”后一种变相的消磨时间而已。如此明显的倾斜,把奥运会的转播当成了全运会的转播,又怎么能让广大国人了解田径,喜爱田径,从而从事田径运动啊?如果没有一片肥沃广袤的田径基层土壤,即使将来我们在田径赛场上又出来个“张翔”“李翔”,那也只是一时的风光,无法带动中国田径真正的发展。
望着刘翔孤单而落寞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中国田径出了个刘翔,是幸运,还是悲哀?也许有一天,我们在田径赛场上,面对这样的背影,只是感到一种小小的遗憾,而没有了巨大的失落,那,才是中国田径真正强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