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激情世界杯 |
7月11日 星期二 晴有时多云
齐达内,法国队队长,世界杯舞台上当仁不让的艺术大师;马特拉齐,意大利替补中后卫,虽非庸庸碌碌的“跑龙套”之辈,与齐达内相比却也顶多是个插科打诨的喜剧小丑。可是在7月9日的世界杯决赛中,两个人却都以主角的身份合演了一幕戏剧性极高的“压轴大戏”,并同时以介于功臣和罪人之间的模糊身份,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永恒的争议。
两位主角的“合演”是从比赛第五分钟开始的。法国队马卢达扑入禁区,在意大利两名队员的挟击下突然倒地,主裁判阿根廷人埃里松多毫不犹豫地判罚了点球。此时,法国和意大利两支队伍甚至还没有一次射门。慢镜头显示,正是意大利队马特拉齐一个很小的膝部动作导致了这次犯规。当主裁判指向罚球点时,这位以喜好“玩火”著称的意大利中后卫差点哭了出来。此刻他唯一的指望,大概就是从容走到罚球点的齐达内能像与中国队打热身赛时那样把点球射失。可是,这位艺术大师却用一个难度和风险极高的“勺子”戏耍了世界第一门将布冯。击中门楣后应声入网的皮球不仅粉碎了布冯打破不失球记录的美梦,也让法国队在开场不到七分钟就取得了领先优势。而此后不到五分钟,丧魂落魄的马特拉齐又差点儿将解围的球垫入自家大门。于是在两人第一次“对手戏”中即将退役的齐达内成了法国的头号功臣,而喝口凉水都塞牙的马特拉齐则被所有意大利人视为千古罪人。
可是,倒霉者也有时来运转的时候。第十九分钟意大利队中场核心皮尔洛开出角球,金色的“团队之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飞禁区。也许是赎罪心切,早已埋伏在禁区内的马特拉齐旱地拔葱般高高跃起,力压同样人高马大地维埃拉,把球顶进了法国队的大门。将功折罪的马特拉齐仰天长啸,那因激动而扭曲的面孔宣泄了所有的压抑与重负。此刻,我们看不到齐达内的身影。这是马特拉齐的独角戏,他在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角色转换中,由罪人变成了功臣。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位主角在同一个舞台上继续进行着各自的表演。“大师”齐达内履有尚佳表现,而“小丑”马特拉齐也没有继续玩火。加时赛第103分钟,“大师”再次上演神来之笔,他在门前九米处高高跃起,用那颗在球场灯光下闪闪发光的“金头”,把“团队之星”顶到了球门的死角。就在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齐达内会以这个头球为法国队争取到闪光的大力神杯,也为自己的足球生涯划上一个辉煌的句号。可是,站在齐达内面前的偏偏是同样神奇的布冯,他在所有门将都鞭长莫及的地方单手把球奇迹般地托出横梁。意大利队死里逃生,而与“功臣”擦肩而过的齐达内,则眼睁睁地望着飞出底线的皮球仰天长啸。那啸声绝非马特拉齐压抑后的释放,而是如末路英雄面对残阳时悲壮地叹息。人们惋惜着齐达内错过的辉煌,却没有预料到灾难的祸根其实已经埋藏在这声悲凉的长啸中了。
那是任何一个高明的戏剧大师都无法设计出来的情节。加时赛第109分钟,之前表现堪称完美的齐达内,突然转身面对一直跟在他身后嘟囔着什么的“小辈”马特拉齐,用那颗曾在98年决赛中顶进两粒进球的金头,猛地撞向后者的胸口。毫无防备的马特拉齐猝然倒地。这一幕尽管被正在全力进攻的队员们和主裁判忽视,却被一直关注场上动静的布冯和第四官员看在眼里。于是,比赛停止了,裁判和双方队员围上来了。在一番争执和调查后,一张血色残阳般的红牌在齐达内头上高高举起。
全世界的观众都在这一刻惊呆了。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红牌,它用一种最残忍最痛苦的方式宣告着齐达内长达二十年足球生涯的结束。一切都无可挽回,在进行了几句无谓的争辩后,这位绿茵场上的艺术大师黯然摘下队长袖标,孤独地向那个黑色的球员通道走去。所有的人都默默地注视着那个离去的背影,在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瞬间,这位艺术大师竟没有回过头来,再看一眼他曾经为之奋斗的那个金色的梦。
尽管事端的制造者马特拉齐向法国球迷作了个闭嘴的手势,却仍然无法平息此事引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争议。他究竟对齐达内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唯一肯定的是他话语中一定有过火的成分。不过,即使马特拉齐说出了最恶毒的话语,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作为一名前世界冠军,作为法国队的灵魂人物,齐达内就应该置国家、球队的利益与个人的荣辱于不顾,作出这样失去理智的举动吗?如果这种失常的行为发生在一个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年轻球员身上,人们尚能理解。可齐达内是一个久经杀场的大师呀,大师就要有大师的胸怀和气度,连几句脏话都承受不了,即使还勉强算作“大师”吧,齐达内在那一刻也失去了大师的风度,由“神”变成了人,甚至变成了导至法国队失败的“罪人”因为正是他的离场,让本来场面占优的法国队被迫以十人应战,最终在点球决战中败北。而那个挑起事端的马特拉齐,即便是出于一种战略,他的作法也无法被大多数人(包括意大利人)认可和赞扬。他将和齐达内一样,在众人的争议声中徘徊在“功臣”和“罪人”之间。
其实,这两位“主角”在以往的经历中,已经不止一次充当着“功臣”和“罪人”的双重角色。马特拉齐在意甲联赛中绝对是骂声大于赞美,动作过大的防守和动辄出手打人的脾气让他一直背着“流氓”的称号,舍瓦、因扎吉都曾经是他手下或脚下的牺牲品。可在场下他却人缘极佳,和谁都谈得来,被大家称为“老好人”。本届世界杯,他先是与捷克队的比赛中用头顶入一球成为“功臣”,又在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被红牌罚出场外,让本来场面占优的意大利队顿时处于被动,若非格罗索和托蒂点球救驾,他那时大概就已经背负上“罪人”的骂名了。而齐达内,淌若揭开“大师”的面纱,我们就会看到那些被长期掩盖的触目惊心的“劣迹”。如果算上这场比赛,他在充满辉煌的足球生涯中竟获得过14张红牌!这个记录已经堪比任何一名粗野的后卫了。即使在最辉煌的98世界杯,他也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全世界的人都曾亲眼目睹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他恶意踩踏沙特球员那个粗野的动作。这个恶劣的犯规让他付出了停赛两场的高昂代价。如果不是队友齐心合力杀进决赛为齐达内创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他已经成为法国的罪人了。最终,决赛中两粒精彩的头球不仅掩盖了他的过失,还让他在那一站中成了民族英雄。可是98年后的今天齐达内已经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一张不可原谅的愚蠢红牌,让他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创伤。
也许,每一个人都是天使,而每个天使身上某个隐蔽的角落里都隐藏着一个魔鬼。没有人知道自己身上的魔鬼会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跳出来。当天使主宰我们的思想时,我们会成为功臣;而当魔鬼跳出来左右我们的灵魂时,我们就会沦落为罪人。所以说,当天使齐达内一头撞向马特拉齐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魔鬼,或者说他没有抵挡住撒旦最后一次诱惑。
世界杯结束了,决赛上的两位主角也因“功臣”与“罪人”的双重角色,为人们的争议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话题。而就两位主角自身来说,马特拉齐毕竟收获了一个冠军的头衔,而已经结束足球生涯的齐达内,出了那张一剌眼的红牌外,留给世界的,只有一个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尴尬而落寞的背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