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2年世界杯日记——扼杀激情

(2006-03-22 19:07:21)
分类: 激情世界杯
2002年世界杯日记——扼杀激情

6月15日 多云

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以并不精彩的两场赛事拉开了序幕。德国和巴拉圭打了87分钟沉闷的比赛,直到第88分钟,才由诺伊维尔破门得分。英格兰和丹麦打了半场好球,英格兰以3:0领先。这个比分保持到了终场。下半场再无精彩可言,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终于画上了句号。

关上电视机,我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天!这应该是世界杯落幕后才有的感觉,而今,却在世界杯刚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到来了。空虚?是的,我分明感到了它的存在。我在心中暗暗地问自己:“足球,是这样踢的吗?”

我想起了匈牙利的“四前锋”,想起了荷兰的“全攻全守”,想起了贝利的绝技神功,马拉多纳的连过五人,巴斯腾的零度角抽射,巴乔的力挽狂澜,甚至,想起了伊基塔扑球的双脚,坎波斯花花绿绿的服装,米拉大叔扭动的腰肢,巴克斯闪耀的光头……这些,曾经使足球场变得那样色彩斑斓,曾经让世界杯变得那样激情无限。可是,本届世界杯,我们却和这些东西久违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本届世界杯,那就是“乏味”。如果再允许用一个词,我会毫不犹豫地写上“悲哀”。

是的,本届世界杯是悲哀的。悲哀的原因,可以用“乏味”来解释,而乏味的原因,则是——缺少激情。

如果大家用心找一找,在已经进行的比赛中,你能找出多少激情的表演?(恐怕尼日利亚的7个空翻算一个,可惜他们已被淘汰)你能找出多少有想象力的进球?你能找出多少难忘的球星?就拿这两场比赛来说,德国队人高马大,就像重型坦克一样,只会猛打猛冲。英格兰呢?哦,如果收缩防守也叫踢球,如故这样的踢球还真能获胜,真能把以阿根廷为代表的艺术足球踢出世界杯的话,那么,足球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丑陋。丹麦扼杀了激情的法国,英格兰扼杀了激情的阿根廷,而相对还有一些激情的影子的丹麦,又被打收缩防守的英格兰无情地扼杀了。这还是足球吗?他们是仅仅扼杀了几支强队吗?不!他们扼杀了足球的艺术,扼杀了艺术的足球,扼杀足球场上所有的激情!

是的,艺术、激情,这些东西被毫不留情地扼杀了。当足球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当大家都在想着怎样夺取胜利,而不去想怎样给大家带来享受,当实用主义已经远远高于表现主义的时候,那些艺术、激情等充满活力却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就被无情地抛在一边了。于是,足球队伍就越来越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这台机器不需要个性,不需要想象力,不需要情感,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它只需要不知疲倦的,不出差错的零件(在我们足球的词典里,这样的球员叫做“工兵”或“庸才”)。这样的配置,最起码保证可以不失误。只要不失误,就保证了不会输球。而只要对方失误(激情本身就是起伏较大的东西),就能确保胜利了。美国不就是这样磨掉葡萄牙的吗?瑞典不就是这样磨掉阿根廷的吗?英格兰不就是这样磨掉尼日利亚的吗?于是,这样的机器越来越多,而更多球员的个性、技术、想象和激情,就在这样的机器磨损下,被一点点地吞噬掉了。

于是,我们在球场上再也看不到激情了。于是,我们开始怀念充满激情的球队和球星。可是,长发飘飘的阿根廷走了,“黄金一代”的葡萄牙走了,坚持打攻势和艺术足球的尼日利亚、喀麦隆也走了。巴蒂斯图塔流着泪离开了,菲戈流着泪离开了。更有一匹孤独的野狼,在南美洲的土地上伤心地咆哮,有一双湛蓝的眼睛,在亚平宁半岛忧郁地望着天空。他们,甚至因为自己那不适合球队的个性、想象力和激情,已经早早地被主教练无情地抛弃在世界杯的赛场外。

于是,功利足球取得了成功。法国、阿根廷和葡萄牙的意外出局,就已经宣告了他们的胜利。可是,没有激情的足球还具有观赏性吗?还能吸引观众吗?还能让大家如痴如醉,深陷其中吗?还能让全球的观众跟着疯狂,跟着陶醉,跟着呐喊吗?如果不能唤起人类内心深处的热情、动力、欲望和渴求,足球,还能叫足球吗?

设想有一天,当大家终于厌倦了没有激情的足球赛,而纷纷去打电脑上的足球游戏(因为游戏比真的“机器足球”更不容易出错,更不知疲倦,而且更能满足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统治欲望)的时候,当世界杯已经不再吸引全球的目光的时候,当足球已经没有资格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时候,那么,不仅仅是艺术足球已经消亡了,功利足球也该消亡了(因为没有关注就没有功利)。我想,那一天,就是足球灭亡的一天。

请大家告诉我,会有那么一天吗?会吗?

明天将有两场比赛。瑞典拣了个便宜,去对付塞内加尔。哎,英式打法的足球,不可能上演激情。西班牙对爱尔兰呢?哦,西班牙是仅存的几支能看到一点激情的影子的球队(另外几支是巴西、墨西哥和意大利),天,他们可别再让“英式打法”的典型代表毁掉了前程。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