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死的信念——一个“巴乔迷”的悲情故事(六)

(2006-03-12 20:57:35)
分类: 激情世界杯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施的病情继续恶化。持续的高烧让他终于进入了昏迷状态。可是,他“昏迷”得也并不安稳。他的嘴角不断抽动着,似乎在梦中也感受到无尽的痛苦。有时,他翕动着已经干枯龟裂的嘴唇,似乎在说着什么,却听不到声音,只能从口型判断出“巴乔”这两个字。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并让我们尽快通知他的家属。可是,当我们千辛万苦找到他唯一的哥哥嫂嫂时,一脸市侩之气的兄嫂二人却冷冰冰地甩给了我们这样几句话:“我从他五岁开始就抚养他,够累赘的了。我们早说好他十八岁就不管他了,现在他快二十八了,你们就别烦我了!”

  我们诧异了,这是一个亲哥哥对弟弟说出的话吗?后来,我们了解到,小施是被一对老夫妇收养的孩子。五岁时,父母因车祸双双离开了人世。他就跟着比他大二十岁的哥哥生活。哥哥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讨厌极了,总怕他争夺家产。于是,小施在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没有丝毫温暖的家,独自一人闯天下。听了这番叙述,我们终于找到小施孤僻、内向的根源了。他不是没有热情,只是他心中压抑的热情和活力,都倾注到了那个黑白相间的足球上,倾注到不争气的中国队和至今一事无成的巴乔身上了。

  于是,我们科室完全承担了护理小施的责任,同时也悄悄地为他准备着后事。没有人抱怨,大家似乎都觉得顺理成章。一年来,那个平素无足轻重的小伙子,已经用他的痴情和执着感动了每一个人。小施依旧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的时候,他也没有说话的力气,总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的那角蓝天发呆。也许,天空的蔚蓝会让他想起蓝色的意大利,和巴乔蓝色而忧郁的眼睛。

  7月4日那天,也就是复赛开始的第二天,小施的情况略有好转,居然能喝上几口牛奶了。那一天他大部分时间是清醒的。于是,我给他讲了许多从报纸上看来的世界杯的趣闻。他听着,脸上逐渐露出了笑意。突然,他问我:“巴乔呢?有他的消息吗?”

  我支吾了一下:“没……有。反正,我没有听说。”

  小施长长地叹了口气:“唉!他这些日子……肯定不好过。”

  我默然了。其实,我们怎么可能不关注巴乔的消息呢?正如小施所说,他的日子的确艰难。我们知道他已经快被记者和公众的吐沫星子淹死了。报纸上对他的指责连篇累牍,比比皆是,甚至连他的母亲都抱怨他没有好好发挥。对此,他只能无奈的应了句:“我知道我表现不好。”和世界杯前的春风得意相比,现在的他比过街的老鼠好不到哪儿去。可是这些,我能告诉小施吗?能吗?

  小施闭了一会儿眼睛,似乎在默默地积攒力气。过了一会儿,他挣开眼睛,用虚弱的声音问着我:“你们,是不是也对巴乔失去信心了?”

  “哪儿能呢?”我本能地反驳,但语气并不坚定。三场比赛一球未进的巴乔,又怎能给我们信心和勇气呢?

  小施失望地摇了摇头,大概已经听出了我语气中的软弱。“你不知道,”他轻轻地说,“巴乔不是那种轻易能被打倒的人。他有一种不死的信念。他不会被打倒的。他可以失败,却永远不会倒下去。”

  我震惊了。这是我第一次从小施的嘴里,听到他对巴乔除了球技之外的评价。小施似乎看到了我半信半疑的脸色,又断断续续地补充到:“其实巴乔吸引我的,不只是精湛的球艺。还记得我挂在墙上的巴乔的照片吗?其实那时他刚经历了转会风波,之前还经历了几乎断送他足球生涯的伤病,可是他依然有纯真的笑容。这样的人,会被打倒吗?”

  我心中一动,不禁想起了小施常说的那句话:“读不懂昔日巴乔的微笑,也就读不懂现在巴乔的忧伤。”如今,我似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小施闭了一会眼睛,似乎在默默积攒着力气。然后,他再次睁开眼睛,对我说:“这么多年来,我都生活在没有爱的环境里。是中国足球队让我在抑郁的日子里释放出热情,是巴乔让我在苦难的岁月中感悟真谛。他们是我的情感和精神的化身。可是,现在,中国队输了,巴乔也……”他发出一声微弱的叹息,疲惫地合上了双眼。

  一个渐渐哽起的硬块在我喉咙中滚动。我终于明白了足球在小施苦难的生命中占着怎样的分量,明白了小施为什么爱足球,爱中国队,爱巴乔这样如痴如狂,死去活来了。它们是小施生命中唯一的温暖,唯一的光亮,尽管这温暖时冷时热,这光亮或明或暗。

  过了一会儿,小施又睁开了眼睛。

  “住院的这些日子,我似乎只有思考的力气了。”他又开了口,声音更虚弱了,“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起佛教中有关‘涅磐’的典故。那只涅磐的凤凰为什么会在烈火中重生呢?因为它有一个不死的信念。而巴乔,就是那只涅磐的凤凰,用不死的信念,在苦难的火焰中得到重生。我们中国足球也是这样。虽然多灾多难,只要信念不死,我们一定会有出线的一天。巴乔捧杯之日,就是中国足球出线之时。”

  “小施!”我含着泪喊了起来。这番话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我,扯动了我的五脏六腑,牵动着我整个神经。我明白了小施为什么把巴乔和中国足球联系得这样紧密,也明白了那句“巴乔信佛”的含义是什么。他们都是一样的多灾多难,他们都是在苦难中涅磐的凤凰。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球迷?这是一个怎样不死的信念啊!

  “小施!”我动情地说,“我相信你的话,巴乔会捧杯的,中国足球也会出现的。但你一定要好好地,好好地保重自己。中国足球的信念,是维系在你这样可爱而可敬的球迷身上的。”

  “巴乔会捧杯的,中国足球也会出现的,”小施喃喃地重复着我的话语,一直黯淡无光的双眼突然充满了清亮的,喜悦的神采,“可惜……我看不到了”他的目光再次黯淡下来。

  “小施,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心痛地喊了起来,“你还年轻,你还有希望……”我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我知道,小施看不到了,的确看不到了。

  “我多想看到这一切,”小施热切地说,“哪怕再看一次巴乔的进球也好……”

  “后天,后天就是意大利的比赛了!”我急切地说,“巴乔肯定会进球的,你一定要坚持,坚持住啊!”

  “后天……是对尼日利亚吧。”小施的声音越来越虚弱,“也许,我能等到后天,我能,一定能等到……”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嘴角挂着天真的微笑,似乎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想,梦见了巴乔高高地举起世界杯……(待续)
不死的信念——一个“巴乔迷”的悲情故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