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激情世界杯 |
二、复赛
7月3日 晴

我要在我生日的这一天,写下我的悲哀,为埃斯科巴,为我,也为那片曾经纯洁的绿茵场。
我不愿意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看到被我钟爱了15年的足球,竟然沾满了血,竟然蒙上了阴影,竟然变得不再纯洁。可是,埃斯科巴的鲜血让我看到了这些我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这是球迷的悲哀!这是足球的悲哀!
安德列斯 . 埃斯科巴,我在心中勾勒着他的模样:金黄的卷发,英气勃勃的脸庞,那是一个蛮精神,蛮帅气的小伙子。可是,突然间,那帅气的,精神的小伙子,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接着,枪声在耳边响起,整整十二枪!
残忍!野蛮!横暴!无耻!
这不是人干的事情!这是血淋淋的兽类的残杀!
而这种残杀的牺牲品,就是哥伦比亚伟大的后卫,为哥伦比亚征战多年,两度出征世界杯的安德列斯 . 埃斯科巴。
我想起了埃斯科巴在《时代报》上撰文自责时说的话。他说:“那个入球,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并在文末很自信地写道:“很快就会见到你们,因为生活并没有结束。”他拒绝了父亲和哥哥劝他留在美国的忠告,坚持随队回国,亲自承担全队失败的责任。他还计划不久和一位医生小姐结婚。他相信哥伦比亚人民会原谅他,他相信他有机会弥补自己造成的损失,他相信生活并没有结束……
是的,生活并没有结束,可他26岁的生命,却过早地结束在枪口之下了。
据目击者说,杀死埃斯科巴的凶手是三男一女,他们在凌晨3时30分朝正从一家夜总会出来的埃斯科巴打了12枪。埃斯科巴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谢谢你射进自己大门一个球。”
也许,埃斯科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不可原谅的。可是他却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一脚失误为什么竟需要用生命来偿还!
埃斯科巴走了,带着对生活的眷恋,带着失误的悔恨,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走了。可是,我们,这些仍然活着的人们,这些钟爱着这片绿茵场的人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国际足联震惊了。他们为埃斯科巴感到痛惜,并在八分之一决赛前,用与足球场不协调的,死一般的沉寂向埃斯科巴致敬。
哥伦比亚震惊了。曼德琳警方悬赏五千万比索捉拿元凶。哥伦比亚总统发表声明,谴责了这一枪杀事件。而哥伦比亚那些喜爱这个“谦逊而有风度”的广告明星的人民,则陷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据说,这是贩毒集团的暴行。他们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让哥伦比亚足球队向他们屈服……)
而足球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广大球迷们,所有视足球为一方圣土的人们,他们都沉默了。面对暴力,他们无言以对。尽管足球有战争般的激烈,可他毕竟不是战争,而是人类强身健体和观赏愉悦的体育项目。足球比赛中的失误,和其他竞技比赛中的失误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样的失误也被视为战争时期十恶不赦的罪行,那么足球场上,还有什么和平公证可言!足球场不是战场,它不需要流血,暴力和死亡。
而且,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人恐惧到极点。假若足球场真的笼罩在贩毒和赌博势力的阴影下,向他们屈服的话,那么足球运动可真就要永远为自己悲哀了。假若这一片曾经纯洁的绿茵场变得肮脏而充满血腥和铜臭,那么所有钟爱足球运动的人,都要堕入到地狱般的烈火中去。
埃斯科巴,是刻在大力神杯上的一道永远的伤痕,它使94世界杯变得不再那么可爱,而充满着一种悲情和沉重的味道。面对埃斯科巴的亡灵,每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都在沉思着。倘若连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热爱足球运动的球员的生命都不能保护,足球运动,还能继续发展下去吗?
大力神杯,你应该是光辉的,但你更应该是纯洁的!
德国3:2胜了比利时。应该说,这种胜利不太公平。我不知道瑞士裁判罗斯利思博格是怎么了,韦伯被拌倒在禁区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犯规,他为什么就没有吹?在观众长达三分钟的起哄声中,比利时失去了一个点球,同时也失去了世界杯。
应该说,德国队这一场踢得不错。福格茨出奇兵,派老将沃乐尔充当前锋。沃乐尔也真是宝刀未老,连中两元,为德国队立下赫赫战功。由于德国队3:1领先,比利时队不得不放弃其擅长的快速反击战术,打起了攻势足球。可是,比利时的攻势足球也不是好惹的,下半场比利时攻势凌厉,德国眼看就招架不住了。终于,韦伯被拌倒在禁区,可裁判却没有鸣笛。比利时奋力回天,终场前一分钟,阿特贝尔扳回一球,但为时已晚。尽管普雷德霍姆都弃门而出前来助战,“红魔”终未挽回打道回府的结局。
细想一想,如果那个点球吹了,如果那张红牌掏了,比利时队进了一个球并形成了十一打十的局面,那结果不一定会怎么样呢!可如今,一个裁判的误判,毁了一个球队四年的努力和拼搏,这不公平!太不公平!
其实,罗斯利思博格在前几场的执法是很好的。这一场比赛,他也没有理由存心偏向德国队。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没有看清。可是,这种解释也难以逃脱罪责,最起码,它说明了罗斯利思博格根本不适合在世界杯赛上执法。如果我是国际足联,我马上把罗军遣送回家。
此战德国队虽打得不错,但后防仍有问题,而且一如前三场,靠点运气取胜。有人说,德国队总是该使多少劲儿就使多少劲儿,可是,频频涉险不知让他们是否想起了这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瑞士对西班牙一战,西班牙踢得相当聪明。他们采用防守反击战术,稳固防守,伺机反扑。在十四分钟时,他们用反越位战术先入一球。瑞士失球后全线进攻,西班牙利用其后防空虚的特点,快速反击,又入两球,最终以3:0获胜。“斗牛士”们不负众望,终于击败了“十字军”。
有人对西班牙第一个入球提出疑义,说其有越位嫌疑。其实,那个球是希耶罗自己带球闯入禁区,并未传球,虽同伴处于越位位置,但因没有传球,不能构成越位。裁判的判罚还是挺公证的。堂堂世界杯,总不能个个是黑心法官吧。
德西两战似乎让我看出这样一个道理——复赛阶段,谁先失球谁就输。因为复赛采取淘汰制,胜一场就进入下一轮,负一场马上淘汰回家。残酷的赛制使先失球者不得不大举进攻,而这种进攻在对方密集防守之下又很难奏效。同时,倾巢出洞又使自己的后防空虚,对方很容易乘虚而入扩大战果。所以,复赛时千万要注意防守,绝对不能先失球。
气温降下来了,真不错!
明天两场比赛,阿根廷与罗马尼亚一战,我绝对不偏不倚,谁先进球我就支持谁。瑞典与沙特一战,无所谓。不过沙特如果赢了瑞典,不仅为亚洲争了面子,而且还为阿根廷或罗马尼亚进入四强扫清了道路。(待续)
7月3日 晴

我要在我生日的这一天,写下我的悲哀,为埃斯科巴,为我,也为那片曾经纯洁的绿茵场。
我不愿意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看到被我钟爱了15年的足球,竟然沾满了血,竟然蒙上了阴影,竟然变得不再纯洁。可是,埃斯科巴的鲜血让我看到了这些我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这是球迷的悲哀!这是足球的悲哀!
安德列斯 . 埃斯科巴,我在心中勾勒着他的模样:金黄的卷发,英气勃勃的脸庞,那是一个蛮精神,蛮帅气的小伙子。可是,突然间,那帅气的,精神的小伙子,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接着,枪声在耳边响起,整整十二枪!
残忍!野蛮!横暴!无耻!
这不是人干的事情!这是血淋淋的兽类的残杀!
而这种残杀的牺牲品,就是哥伦比亚伟大的后卫,为哥伦比亚征战多年,两度出征世界杯的安德列斯 . 埃斯科巴。
我想起了埃斯科巴在《时代报》上撰文自责时说的话。他说:“那个入球,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并在文末很自信地写道:“很快就会见到你们,因为生活并没有结束。”他拒绝了父亲和哥哥劝他留在美国的忠告,坚持随队回国,亲自承担全队失败的责任。他还计划不久和一位医生小姐结婚。他相信哥伦比亚人民会原谅他,他相信他有机会弥补自己造成的损失,他相信生活并没有结束……
是的,生活并没有结束,可他26岁的生命,却过早地结束在枪口之下了。
据目击者说,杀死埃斯科巴的凶手是三男一女,他们在凌晨3时30分朝正从一家夜总会出来的埃斯科巴打了12枪。埃斯科巴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谢谢你射进自己大门一个球。”
也许,埃斯科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不可原谅的。可是他却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一脚失误为什么竟需要用生命来偿还!
埃斯科巴走了,带着对生活的眷恋,带着失误的悔恨,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走了。可是,我们,这些仍然活着的人们,这些钟爱着这片绿茵场的人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国际足联震惊了。他们为埃斯科巴感到痛惜,并在八分之一决赛前,用与足球场不协调的,死一般的沉寂向埃斯科巴致敬。
哥伦比亚震惊了。曼德琳警方悬赏五千万比索捉拿元凶。哥伦比亚总统发表声明,谴责了这一枪杀事件。而哥伦比亚那些喜爱这个“谦逊而有风度”的广告明星的人民,则陷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据说,这是贩毒集团的暴行。他们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让哥伦比亚足球队向他们屈服……)
而足球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广大球迷们,所有视足球为一方圣土的人们,他们都沉默了。面对暴力,他们无言以对。尽管足球有战争般的激烈,可他毕竟不是战争,而是人类强身健体和观赏愉悦的体育项目。足球比赛中的失误,和其他竞技比赛中的失误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样的失误也被视为战争时期十恶不赦的罪行,那么足球场上,还有什么和平公证可言!足球场不是战场,它不需要流血,暴力和死亡。
而且,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人恐惧到极点。假若足球场真的笼罩在贩毒和赌博势力的阴影下,向他们屈服的话,那么足球运动可真就要永远为自己悲哀了。假若这一片曾经纯洁的绿茵场变得肮脏而充满血腥和铜臭,那么所有钟爱足球运动的人,都要堕入到地狱般的烈火中去。
埃斯科巴,是刻在大力神杯上的一道永远的伤痕,它使94世界杯变得不再那么可爱,而充满着一种悲情和沉重的味道。面对埃斯科巴的亡灵,每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都在沉思着。倘若连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热爱足球运动的球员的生命都不能保护,足球运动,还能继续发展下去吗?
大力神杯,你应该是光辉的,但你更应该是纯洁的!
德国3:2胜了比利时。应该说,这种胜利不太公平。我不知道瑞士裁判罗斯利思博格是怎么了,韦伯被拌倒在禁区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犯规,他为什么就没有吹?在观众长达三分钟的起哄声中,比利时失去了一个点球,同时也失去了世界杯。
应该说,德国队这一场踢得不错。福格茨出奇兵,派老将沃乐尔充当前锋。沃乐尔也真是宝刀未老,连中两元,为德国队立下赫赫战功。由于德国队3:1领先,比利时队不得不放弃其擅长的快速反击战术,打起了攻势足球。可是,比利时的攻势足球也不是好惹的,下半场比利时攻势凌厉,德国眼看就招架不住了。终于,韦伯被拌倒在禁区,可裁判却没有鸣笛。比利时奋力回天,终场前一分钟,阿特贝尔扳回一球,但为时已晚。尽管普雷德霍姆都弃门而出前来助战,“红魔”终未挽回打道回府的结局。
细想一想,如果那个点球吹了,如果那张红牌掏了,比利时队进了一个球并形成了十一打十的局面,那结果不一定会怎么样呢!可如今,一个裁判的误判,毁了一个球队四年的努力和拼搏,这不公平!太不公平!
其实,罗斯利思博格在前几场的执法是很好的。这一场比赛,他也没有理由存心偏向德国队。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没有看清。可是,这种解释也难以逃脱罪责,最起码,它说明了罗斯利思博格根本不适合在世界杯赛上执法。如果我是国际足联,我马上把罗军遣送回家。
此战德国队虽打得不错,但后防仍有问题,而且一如前三场,靠点运气取胜。有人说,德国队总是该使多少劲儿就使多少劲儿,可是,频频涉险不知让他们是否想起了这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瑞士对西班牙一战,西班牙踢得相当聪明。他们采用防守反击战术,稳固防守,伺机反扑。在十四分钟时,他们用反越位战术先入一球。瑞士失球后全线进攻,西班牙利用其后防空虚的特点,快速反击,又入两球,最终以3:0获胜。“斗牛士”们不负众望,终于击败了“十字军”。
有人对西班牙第一个入球提出疑义,说其有越位嫌疑。其实,那个球是希耶罗自己带球闯入禁区,并未传球,虽同伴处于越位位置,但因没有传球,不能构成越位。裁判的判罚还是挺公证的。堂堂世界杯,总不能个个是黑心法官吧。
德西两战似乎让我看出这样一个道理——复赛阶段,谁先失球谁就输。因为复赛采取淘汰制,胜一场就进入下一轮,负一场马上淘汰回家。残酷的赛制使先失球者不得不大举进攻,而这种进攻在对方密集防守之下又很难奏效。同时,倾巢出洞又使自己的后防空虚,对方很容易乘虚而入扩大战果。所以,复赛时千万要注意防守,绝对不能先失球。
气温降下来了,真不错!
明天两场比赛,阿根廷与罗马尼亚一战,我绝对不偏不倚,谁先进球我就支持谁。瑞典与沙特一战,无所谓。不过沙特如果赢了瑞典,不仅为亚洲争了面子,而且还为阿根廷或罗马尼亚进入四强扫清了道路。(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