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激情世界杯 |
7月12日 多云
又是一个没球的日子。
世界杯,应该是球迷的节日,而美国世界杯这一个月间,没球的日子往往连着两天到三天。我不知道,这两天或者三天应该算节日中的哪段插曲。休息日吗?是的,球员要休息,而球迷却用不着休息呀!看球就是球迷最大的休息了。没球可看,对球迷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这种惩罚在每次世界杯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够残酷的了,而这次,却在世界杯进行期间,就对球迷实施这种惩罚,这,是不是更残忍啊?
由此想到了这次世界杯的主办工作。真不知道国际足联是怎么想的,居然把世界杯交给了美国这样一个一点足球传统都没有的国家来承办。美国人会办好世界杯吗?不能!肯定不能!那乱乱哄哄的开幕式且不说,就说世界杯期间的休息日吧,不仅时间拖得太长,而且各队之间还很不均衡。西班牙和意大利之战,精力充沛兵强马壮的西班牙队整整休息了六天,而疲惫不堪伤兵满营的意大利队却仅仅休息了三天,这能叫公平吗?德国和保加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幸亏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都赢了,否则我真要为他们叫屈了。
想上界意大利世界杯,主办工作真让人无可挑剔。那精彩的开幕式,让以后所有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都黯然失色。直到现在,球迷们还津津乐道着那别具一格的服装表演,和优美动人的《意大利之夏》。意大利人,把足球的激情和浪漫演绎得无以复加。而比赛进程也合理公平。复赛之后,每隔一天就有两场比赛,各队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球迷也避免了一段很长的“情感真空”,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抱怨。赛场内外,意大利球迷和世界各地的球迷都一样热情奔放,和平相处。歌声,笑声,喊声,都那么和谐。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杯赛场,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杯文化。
而美国,简直是足球沙漠。美国人对足球漠不关心。在赛场,他们起哄似的为美国队加油,下了场,不管是输是赢,他们照常谈笑风生。和90年那个咬着手指哭泣的巴西女孩相比,他们简直是一群伪球迷。本届世界杯组委会反复强调这次世界杯的观众比上界增加了多少个百分点,每场进球比上界平均增加了2个,似乎这些都应该归功于他们组委会。笑话!观众多,是因为体育场的容量大。而且这些观众,都是从世界各地赶来的,美国观众微乎其微。进球数量增加,是国际足联改革有方,管你们组委会什么事?没有足球传统,也没有足球热情,怎么能办好世界杯呢?
下界世界杯在法国进行。法国有足球传统,有足球热情,有足球文化,想必能举办好一个让球迷满意的世界杯。只不过,世界杯由法国人创办,法国队却没有得过一次冠军。这次世界杯,竟连决赛圈都没有闯进去。不知法兰西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能不能圆了里梅的梦想。
塔索蒂被禁赛了,因为他把一个西班牙队员的鼻梁骨打断了。呵,下手可真够狠的。奇怪的是当时裁判却没有看见。其实也不能怪裁判,连我也没有看见,还是事后的仲裁委员会通过放录象才做出处罚决定的。这又是一项新的改革。这项改革无可厚非,但某些人提出的用科技手段完全代替裁判的判罚,我可坚决不同意。裁判虽然有误判,但毕竟是“人”的判罚,而“人”的判罚,总要比机器的判罚有人情味,让世界杯更接近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改成了机器判罚,我不知道世界杯会跟“人”产生多大的隔膜。“人”是有情感的,机器是没有情感的,我无法接受用没有情感的机器来一点点地剥夺世界杯的情感因素。世界杯是要向前发展,但总归还是一项社会活动。我不希望世界杯的“摩登时代”降临!
国际足联还出台了另一项改革方案,就是在下界世界杯的时候,在加时赛用“突然死亡法”来确定胜负。也就是说,加时赛哪一方先进球,比赛就立即结束。国际足联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避免“点球大战”的残酷和无情。可是,我对这项改革表示怀疑。试想,如果用这种方法,那么各队为了保证自己的城门不失,势必先要加强防守,把防守摆在第一位。这样,大家都会更加小心谨慎,比赛还能激烈吗?点球还能减少吗?“突然死亡”,未必奏效。
猛然想起。如果这届世界杯就采用“突然死亡法”,那么罗马尼亚和瑞典之战,获胜的就应该是罗马尼亚队,而不是瑞典队了。罗马尼亚队和他们的国家一样,运气实在不佳。
爸爸回来了,又带回一份新的《中国体育报》。唉,没球的日子,只能用它来打发时间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报纸,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但愿,地球能够转得快一些。”(待续)
又是一个没球的日子。
世界杯,应该是球迷的节日,而美国世界杯这一个月间,没球的日子往往连着两天到三天。我不知道,这两天或者三天应该算节日中的哪段插曲。休息日吗?是的,球员要休息,而球迷却用不着休息呀!看球就是球迷最大的休息了。没球可看,对球迷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这种惩罚在每次世界杯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够残酷的了,而这次,却在世界杯进行期间,就对球迷实施这种惩罚,这,是不是更残忍啊?
由此想到了这次世界杯的主办工作。真不知道国际足联是怎么想的,居然把世界杯交给了美国这样一个一点足球传统都没有的国家来承办。美国人会办好世界杯吗?不能!肯定不能!那乱乱哄哄的开幕式且不说,就说世界杯期间的休息日吧,不仅时间拖得太长,而且各队之间还很不均衡。西班牙和意大利之战,精力充沛兵强马壮的西班牙队整整休息了六天,而疲惫不堪伤兵满营的意大利队却仅仅休息了三天,这能叫公平吗?德国和保加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幸亏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都赢了,否则我真要为他们叫屈了。
想上界意大利世界杯,主办工作真让人无可挑剔。那精彩的开幕式,让以后所有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都黯然失色。直到现在,球迷们还津津乐道着那别具一格的服装表演,和优美动人的《意大利之夏》。意大利人,把足球的激情和浪漫演绎得无以复加。而比赛进程也合理公平。复赛之后,每隔一天就有两场比赛,各队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球迷也避免了一段很长的“情感真空”,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抱怨。赛场内外,意大利球迷和世界各地的球迷都一样热情奔放,和平相处。歌声,笑声,喊声,都那么和谐。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杯赛场,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杯文化。
而美国,简直是足球沙漠。美国人对足球漠不关心。在赛场,他们起哄似的为美国队加油,下了场,不管是输是赢,他们照常谈笑风生。和90年那个咬着手指哭泣的巴西女孩相比,他们简直是一群伪球迷。本届世界杯组委会反复强调这次世界杯的观众比上界增加了多少个百分点,每场进球比上界平均增加了2个,似乎这些都应该归功于他们组委会。笑话!观众多,是因为体育场的容量大。而且这些观众,都是从世界各地赶来的,美国观众微乎其微。进球数量增加,是国际足联改革有方,管你们组委会什么事?没有足球传统,也没有足球热情,怎么能办好世界杯呢?
下界世界杯在法国进行。法国有足球传统,有足球热情,有足球文化,想必能举办好一个让球迷满意的世界杯。只不过,世界杯由法国人创办,法国队却没有得过一次冠军。这次世界杯,竟连决赛圈都没有闯进去。不知法兰西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能不能圆了里梅的梦想。
塔索蒂被禁赛了,因为他把一个西班牙队员的鼻梁骨打断了。呵,下手可真够狠的。奇怪的是当时裁判却没有看见。其实也不能怪裁判,连我也没有看见,还是事后的仲裁委员会通过放录象才做出处罚决定的。这又是一项新的改革。这项改革无可厚非,但某些人提出的用科技手段完全代替裁判的判罚,我可坚决不同意。裁判虽然有误判,但毕竟是“人”的判罚,而“人”的判罚,总要比机器的判罚有人情味,让世界杯更接近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改成了机器判罚,我不知道世界杯会跟“人”产生多大的隔膜。“人”是有情感的,机器是没有情感的,我无法接受用没有情感的机器来一点点地剥夺世界杯的情感因素。世界杯是要向前发展,但总归还是一项社会活动。我不希望世界杯的“摩登时代”降临!
国际足联还出台了另一项改革方案,就是在下界世界杯的时候,在加时赛用“突然死亡法”来确定胜负。也就是说,加时赛哪一方先进球,比赛就立即结束。国际足联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避免“点球大战”的残酷和无情。可是,我对这项改革表示怀疑。试想,如果用这种方法,那么各队为了保证自己的城门不失,势必先要加强防守,把防守摆在第一位。这样,大家都会更加小心谨慎,比赛还能激烈吗?点球还能减少吗?“突然死亡”,未必奏效。
猛然想起。如果这届世界杯就采用“突然死亡法”,那么罗马尼亚和瑞典之战,获胜的就应该是罗马尼亚队,而不是瑞典队了。罗马尼亚队和他们的国家一样,运气实在不佳。
爸爸回来了,又带回一份新的《中国体育报》。唉,没球的日子,只能用它来打发时间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报纸,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但愿,地球能够转得快一些。”(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