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龙片鳞》第327期

(2022-04-18 11:39:40)

课堂教学的生命,来源于教师的功力,来源于教师的魁力,来源于教师的活力。课堂是教师生命涌动的地方,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教师的功力、魅力与活力,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可以演奏。”课堂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念。
课堂教学的魅力,说到底是教师的魅力;而教师的魅力不仅在于为师的才质,而且在于为师的灵性和悟性。向学生播洒阳光,自己心中必须有阳光;为学生打开窗户,自己的窗户必须是打开的。
没有数学中的代数概念,仅有算术思想的人,只知道越加越多。有了代数思想的人,马上还会想到越加还可能越少。为什么呼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为许多教师的课堂是死的。
死的课堂,只有死的教材,死的历史,死的知识,死的道理,没有真正的生活,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陶行知早就提倡“活”的教育,因为充满生活灵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灵性和悟性是一种升华能力,让教材开口说话,让历史活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道理血肉丰满。教师、学生、教材在课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血脉相连,同堂相依,教学相长。
教师的功力、魅力和活力,还体现在教师的学识、见识和胆识上。教育之“魅”表现在教育对象“生命的灵动”之美、学科教学“智慧的体操”之美和教育过程的“生成的快乐”之美。
“教者”首先应当是一个“学者”,为师之道在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成精之日,正是学生成才之时。否则,一切方法、手法、技法,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痴人说梦,白日妄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