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下死对头的报纸
(2009-07-18 00:55:40)
标签:
报业竞争杂谈 |
对于包括蔷薇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都市年轻人来说,网络就是自己的命。饭可以不吃,网是不能不上的。虽然蔷薇是报人,但也早就明白如今已经没有任何报纸能与网络的魅力抗衡。于是很自然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报纸销量都在萎缩、广告额度在下降、大量读者在向网络流失。
纸媒体转网络媒体是时代的必然,但在这个过程中哪个报纸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现在每个报人都明白:这是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各个报纸之间每天都是殊死相搏。蔷薇所在的报社也不例外。
可是,就在前两天,蔷薇在街上买了自家报社死对头的报纸。
最近的哈尔滨一直多雨,那天下午大雨稍停,可依然是满天的阴云,不时有隐隐的雷声滚滚,应该正酝酿着更大的雷阵雨。蔷薇急匆匆地走到一个街口等交通灯过马路,身旁屋檐下忽然有位老伯吹响了一个竹笛,笛声很动人。蔷薇回过头去,老伯看到蔷薇的眼神就赶紧放下笛子,“帮帮忙,买份报纸好么,要下雨了……”原来是位卖报纸的老伯,他很奇怪,不吆喝,只是用吹笛子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他脚下的小凳子上放着几张零散的报纸。很显然从这位老伯的装备上可以看出,他并非经营任何一个报业集团的固定报摊,他只是一个临时的报贩,而且还是一个赶上了大雨的倒霉报贩。可是要蔷薇这样生活在报纸堆里的人买报纸,这不是给和尚推销梳子么?蔷薇只是笑了一下,行人绿灯亮了,就急急跑过马路。很突然的,头顶一个炸雷,豆大的雨点就砸下来了。
蔷薇手忙脚乱地撑起伞,想了想,又折回去,对老伯说:“给我份《新晚报》。”这份报纸蔷薇从未花钱买过,因为它每天都在蔷薇的办公桌上堆积如山,它是蔷薇的饭碗。
看见蔷薇本来满脸堆笑的老伯突然又苦了脸:“晚报卖完了。”然后他又以一种接近乞求的口吻:“《生活报》还有,帮帮忙吧姑娘……”蔷薇突然就笑了,笑不仅是因为老伯在向蔷薇推销一份每天都想置自己的饭碗于死地的报纸,更是因为这个时刻蔷薇的包里正装着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就是关于这两份报纸的销量对比。蔷薇的领导总是在强调危机意识:“不要总以为我们是老大,那份报纸正在追赶我们……那份报纸正在缩小差距……那份报纸快超过我们了……”
不过现在,蔷薇很欣慰。老大的江湖地位不是随便谁都能取代的。
低下头,蔷薇翻了翻老伯的报纸,有三种,一共还剩七八张,半数是湿的。所有的报纸蔷薇都买了一张,老伯很善良,他从最下面抽出最干的报纸递给蔷薇,还要附送塑料袋,蔷薇拒绝了,自己拿了最上面的,还是把干的报纸留给那些真正的读者吧。
回头蔷薇夹着《生活报》进了《新晚报》的办公室,自然吸引了大批同事的眼球。说起这事,善良的同事埋怨:“你怎么不买下所有的报纸?”蔷薇回答:“因为我不想人家认为这是我可怜他。”在报纸间你死我活的竞争中,肯定会有人牺牲在夹缝里,这中间本来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的感情色彩。这就象两家死对头的记者总是在采访中碰面,战线相同的甚至“日久生情”成为朋友,但谁都明白,唯有棋逢对手才会惺惺相惜,如今的报纸市场萎缩如此厉害,像从前那样几份报纸同一城市几分天下,和平相处已经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局面是人家已经放马过来了,像蔷薇这样的记者能做的,唯有放开感情,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