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去看《南京》?

(2007-09-26 14:25:29)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随笔/感悟

《南京》

南京大屠杀

 作为娱记,我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看电影,比如什么进口大片的首映、大导演的新作、影城独家上映的电影,总少不了邀请你去看看。为得是万一你看得有感觉,回来给写个影评,推荐推荐什么的。虽然如此,我对电影的热情还是让很多同事都不理解——无论好片、烂片,我的习惯是每个月都按照自己版面上的影讯挨个看个遍。自己给自己的理由是:就算是烂电影也该知道烂在哪,这叫敬业!呵呵!敬业!
不过这个月几乎错过了所有的电影,但上班的第一天,我立刻查看影讯,看看《南京》是不是已下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比尔拍的南京大屠杀题材,错过什么也不可以错过这部片子的。
 于是昨天,我特意早早起来,直奔本市唯一还在上映《南京》的万达影城。我气喘吁吁地在开演前15分钟赶到,生怕来晚了没有座位。票房小姐听见“南京”时,看看我,回头大喊:“卖给她么?”我心里一沉。另一人回答:“卖吧,刚才卖了两张。”不是吧?有无搞错?
入场时,检票小姐似乎松了口气,“2号厅可以放了,有客人入场了。”
推开放映厅的大门,我真的特别悲哀,里面空无一人。
来之前,怕自己看得太悲愤,我特意准备了大包纸巾,一个人坐在昏暗的放映厅,我忽然就很想哭。
不过万幸,那场《南京》还是有人与我分享。包括我在内,一共有7名观众,其中一对还貌似逃课来的早恋中学生,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样子,根本不是来看电影的,只是花钱买个可以熄灯的地方。
至于影片本身,虽然我看过原著、看过相关的报告文学、更听过南京老人的讲述,但看到真实的胶片记录的惨象时,还是震撼不已。
这种震撼不仅仅来自血腥的屠杀,因为由外国人拍摄的记录片它更加客观,角度也不仅仅局限于控诉。
电影真实记录了1937年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的20几个外国人的茫然,他们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会如此毫无人性地屠城,但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南京市长会给了他们大米和盐以后就抛弃自己的市民撤退,他们不明白自己这几个外国人又怎么每次都能挡住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但最不明白的恐怕是,当南京变成人间地狱,上帝为什么视而不见?身处炼狱又毫无希望的日子,足以击溃任何人的信仰,让他们精神崩溃。
看完了《南京》,在影城外明媚的阳光中,我忽然就想起了逝去的老红军祖母。我忽然就相信了她曾经说过的很多事情。小时候,我总是不明白:如果她真的出身富裕的大户人家,曾经是“穿着学生裙的摩登女学生”,那她干嘛非偷偷跑去当什么八路,缺吃少穿,还要被鬼子伏击。现在,我明白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那时候,我决定去找本《红旗谱》看看,因为早就听说里面的四姐妹是根据祖母她们沈氏四姐妹写出来的,很多事情虽然过去,但绝不应该忘却。
至于那些每天在网络上高呼反日口号的小孩们,如果错过了《南京》,并且也没看过任何相关资料的话,总有一天会变成无知的愤青——愤怒,却也只有愤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