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青年和房价?两个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最近竟然成为了房地产界的热点话题,冯仑的一句调侃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网络上或赞同或质疑的声音四起。孰对孰错暂且不说,但如果说未婚女青年是推高房价的元凶的话,那么未婚男青年呢?恐怕连男女青年的父母都难辞其咎,因为归根截底还是买房才能结婚的传统观念让适婚男女成为了住房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婚姻传统增加了住房需求,间接的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社会虽然在进步,但贫富不均造成草根阶层心态失衡,过去虽然穷,但起码有斗室可以安身,现在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薪水连一平米的房子都买不到,难免会出现因买不起房而造成的愤青。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先安家后立业,租房子就是觉得不舒服,房屋租赁行业的不规范和坑蒙拐骗又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放大不断冲进人们的眼球,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所以大家往往为了结婚买房拼命赚钱,或者求助父母或者东挪西借,好不容易付了首付又变成了房奴。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这是何苦呢?
而在国外,美国平均首次置业年龄在35岁左右,德国甚至超过四十岁,日本同样如此,很少有刚结婚就置业的。但是上述国家的人民照样开心的工作和生活,好像置业者和开发商之间没有出现像国内这样的互相口诛笔伐的论战。
所以归根结底,是传统观念造成了年轻人纷纷买房结婚,需求增多了,自然拉高了房价。造成了房产这样的奢侈品竟然成了卖方市场,不管房价多高,大部分的楼盘根本不愁卖不出去,所以楼盘sales成了很容易赚钱的行业。
至于有人会说,那5年前10年前为什么房价不这么飞涨?过去毕竟大多数单位都分房子,现在都是商品房。福利房,集资房基本over了。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平房想改住楼房,住父母分的还嫌条件差,外地的还都想往大城市挤。再加上奥运的拉动,富豪炒房团的恶意炒作,房价想不高都难。
所以宏观调控也好,媒体呼吁也好,只要传统观念不改变,市场上供小于求的局面不改变,即使后奥运时期房价下降,估计也降不了多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