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飞驰在乡间的公路上,两边的杨树以同样的速度飞快地后退,回家的感觉更加迫切了
这是典型的东北民居,排列整齐,风格严谨。现在生活好了,家家都是大瓦房
建于1975年的俱乐部,当年是乡里的文娱活动中心,我童年的乐园。每年都有二人转的演出,一到那时候,乡里跟过节似的。后来逐渐没落了,变成了破败不堪的仓库。小时候曾经和伙伴们合力把木门撞开,在黑漆漆的舞台上扮鬼;最疯的一次登到顶楼,就站在顶端的大喇叭旁边呐喊。作为乡里当时的最高建筑,政府辖区的家家户户都能一览无余。想想这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了,我离开家在外地求学也已经10年了~~~~~~
这两棵大榆树依然茁壮,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榆树钱就成了我和伙伴们最爱的零食;榆树的树枝被我们做成弹弓;树上的鸟巢被我们毫不客气的淘掉;连树上毛毛虫卵的硬壳也被大家做成口哨吹。那时候虽然苦,但也其乐无穷,我们也享受着城里孩子无法体验到的乐趣
爸爸、舅舅和我一起给外公上坟,停在田地里的汽车显得是那么的突兀,家乡的天空依然是
那么的蓝~~~~
竟然很巧的遇到了童年的玩伴大伟,他放养的几十头牛在田间悠闲的觅食,这是他的衣食
来源,也是他生活的希望~~~~
回到家里,已是暮霭时分,家里的小院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是那么的恬静~~~~
忙了一天,妈妈亲自动手的一顿便饭,真正的绿色食品远胜山珍海味,真的好久没有吃这么畅快过了~~~
这就是家乡,简单、亲切、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