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信息的不对称性
(2008-12-09 08:53:27)
标签:
it |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说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话:就像是你一直都在长安街上走,到处都是灯光,你觉得长安街就这么大,有些人,走的稍微偏僻一点,比如,5环外,然后见到一个漆黑的广场,他会想,是长安街大呢,还是那片漆黑的深处隐藏着更多的秘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在揭示一个事实,人们认为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神秘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对已知的事物给出客观的判断。这是一个影响信息不对称性的表现。
今天坐车经过北五环的时候我看到好多公司,索爱,摩托罗拉还有双鹤,我想他们都需要口碑营销,口碑的大意就是,别人说好,而且你信了。我觉得口碑营销就有点利用信息不对称性的意思。
想起大学学概率的一个例子。你扔一下硬币,如果国徽向上,那国徽的概率就是100%,第二次如果还是国徽向上,那国徽的概率还是100%,到第四次,忽然另一面向上了,那国徽的几率应该是75%。所以某人扔了硬币好几千次,老师讲的时候好多人都笑了,说这哥们是不是有病,但只要您多想一秒就知道这哥们没病,而且事实也证明并非概率是50%。
可能吧提到的Google Search Wiki问题在我看来也基本迎合我的观点。这张图片比较说明问题。针对Google Search Wiki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作为无知中立者的您,如何来判断?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用Firefox的时候从Google输入一个关键词并点击搜索页面自动跳转到搜索结果页。但我看到有些同事的MYIE设置是默认焦点不转移(点击搜索后本页面无变化,结果页以后台打开标签页的形式存在,Firefox也有类似的插件实现这个功能),我就很奇怪,因为这样一来,用户至少需要移动鼠标并点击该标签页,里外里,一秒钟的时间就没了。我想用户的设置必然有自己的用意,但毕竟我恨死了这样的设置,因为它让我看起来没有结果。如果评分,我会给0分,同事会给100分,那到底这个设置该给多少分?现在哪个营业员嘴皮子不跟郭德纲似的,就是比他高尚一点,没那么多黄段子。变频空调的字样比比皆是,但其实变频空调比普通空调省不了几度电,频繁的信息轰炸让用户觉得变频就是好,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参与评论的人越多,信息就可能越对称,比如WIKI这个模式,但它需要一个行家来做编辑,因为不能让用户胡写。最近炒的比较热的techmeme增加了内容审核生化人也有可能是应对信息不对称性的一个表现。
应对信息的不对称,很早之前就有了许多办法,比如投票,比如新华字典。但这个世界发展的太快了,人又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动物。我们无法面对以几何数量爆炸的知识和一见钟情。所以才有了百度和恋爱。所以苹果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没忽悠,但你也别真信,所以有人劝我不要等地铁里的那个女孩,不过我还没放弃。
My Blog:www.lihui.name
My Feed:http://feed.feedsky.com/kidleec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