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2011-10-21 20:01:59)
标签:

杂谈

健康

分类: 读书.影音

http://s9/small/550e08f5g77cbef9ca8c8&690


    这是前阵子读过的一本书,内容不错,不仅探讨疾病、疾痛,还有如何面对、治疗慢性病,如何面对人的年老和死亡问题。一种病症可以治愈,但如果不去“治疗”可能是致病原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等问题,“病人”依然生活在随时可能生病的环境中,没有患病却深感陷在疾痛的情形也可能存在。

    很多现代人都是没病却浑身难受,亚健康有时是个借口,逃避实质问题。

    想起曲黎敏在微博里讲过的一个病例:某女患病,发病时就打丈夫,多少年丈夫都默默忍受,关照妻子,终于该女的病被治好了,丈夫也要离婚了,这个女的于是跑去找曲黎敏,要求再给她治成有病时的样子。

 

——— 摘段书里的话:

 

    慢性病是不能治愈的。

    事实上,要求治愈是个危险的神话,不适合患者和医生。它使他们的注意力从一步一步减轻痛苦的治疗上移开,即使这些治疗没有奇迹般地治愈疾痛。患者和医生双方都需要接受,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减轻疾痛经历中的病残。

    在可能的范围内,这一目标应该是降低慢性疾痛过程中恶化的频率和严重性。如果用肺量测定法测量一个患者,那他可能永远是哮喘病患者。但如果哮喘只给这个患者的生活造成最小限度的困难,那么,这一治疗就可以说是真正成功的。

    患者及其家属必须学会接受这个治疗目标。为了使他们认识到这个治疗目标对治疗的重要性,医生必须放弃治愈慢性病的神话。他们必须尝试同意,在治疗疾痛经验中,甚至有限的改善也是可以接受的成果。然而,原则上应该承认,患者有慢性疾痛并不意味着病残不可避免。事实上,医生必须尽力防止疾痛长期性的社会和心理的不良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