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宋代古城墙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玩.摄影 |
惠民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现在看到的古城墙是修整后的样子。
这里刚刚建成宋城墙遗址公园。
从网上找到的资料中看到:“由于早年建筑等取土的需要,有些地方被挖出了巨大的缺口和断裂。”想必现在看到的这条“通路”,就是缺口之一。
据史料载:惠民古城墙始建于宋代崇宁元年,由工部尚书牛保督修。古城墙呈矩形,东西南北四门各设瓮城和城门楼,宋时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城墙高10米,顶宽13米,底宽26米,周长12里。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宽30米,全长17里,形成天然屏障。古城还包括吊桥、角楼、垛口等军事设施,现在已荡然无存了。
历代统治者曾先后13次对其加固维修,到明代,城墙始用青砖包砌。筑城期间,由于就近取土约35万方,城内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坑塘,俗称海子。相传城内原有72个海子,这些海子与护城河成为一个系统,对于调节城区环境气候、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经,古城墙“在不少人眼中只不过是一堆土坷垃而已,还不如去掉。前几年,附近有些居民还继续从墙身取土垫圈、填坑、筑房。据了解,几年前东北角与西北角两处上面还可容几十人登上乘凉,可现在已很单薄,尽管高度还基本保持。目前,古城墙仅存城东北角、西北角两段和城东南角的魁星阁,约1.5公里长。”
“城墙上明代的青城砖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殆尽,城墙也一度成了民兵的训练打靶场,与同伴在城墙上挖弹壳是许多孩童的最爱。”
目前,古城墙依然允许游人随便攀登(遗址公园内好像不能),网上不乏登墙怀古的帖子。不过,整修后漂亮气派的古老“土坷垃”,走在上面还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厚重吗?
这是遗址公园内的湖(不知是人工湖还是过去的“海子”重修而成),湖面有船,远方是一排排房子,看上去很有些别墅区的情调
这是整修后的护城河,颜色还是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