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诞节party育儿 |
分类: 活动:大家一起玩 |
秧秧的外教做饭课前几天告诉我,周末他们要举办一个圣诞节Party。届时会有游戏,电影,简单的食物。每个在这里上课的会员都可以免费参加。
对我来说,这真是个救命的好消息。因为前年和去年,我都为小秧准备了圣诞节或者新年party。无论是小秧还是参加的孩子们,都对此念念不忘。但是今年因为事情非常多,而且我自己也有点腻歪了,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动手准备。现在party送上门来,我就再也不用发愁啦!
到了那一天,小秧穿上她心爱的米妮斗篷,戴上圣诞帽,我们一家三口准时就到了会场。一进门就是一个捐款箱,某慈善机构的人在那里募捐。我先看见箱子里一张百元大钞,顿时觉得亚历山大。但随即看到不知哪个好人放了一个5元,又觉得心里压力小了。最后我们一家三口每人捐了10元。然后心里想着:真的捐到孩子们的手里了吗,会不会募捐方回去打开箱子用这些钱吃宵夜去了……
好吧,我开玩笑的。
进了会场就觉得气氛很好。说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外国人组织的儿童圣诞Party。我注意到他们找来了很多义工,有教会的,也有一些非宗教背景的。会场里准备了很多简单的游艺项目,基本上都带点圣诞主题。即便只是投篮游戏,也会有点圣诞气氛的装饰。
1.
2.
3.
4.
5.
各色义工~
这一场Party我觉得做得很好,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当然,其实秧秧在这个地方上烹饪课以来,我就已经感慨良多。
让我先从一些细节说起吧!
这个早教中心很不起眼,也没有广告。但是所有的小事都做得一丝不苟。洗手间永远干净无异味,而且安装了电热水器,冬天洗手可以有热水。厕纸和擦手纸都品质不错。两个洗手池就有两个洗手液。在这小小的洗手间里,女厕所是两个隔间,而男厕所只是一个单间。用我们行话来说,别看是这么小的卫生间,洗手间也考虑了男女如厕效率比来进行设计。
而且,这个早教中心的门厅,设计成了一个不大的咖啡厅,提供咖啡,茶点,简餐和无线网络。咖啡厅旁边有一间带蹦床,海洋球,滑梯这种组合游乐设施。不但上课的孩子可以玩,等候的家长可以放心地休息,非会员家长也可以过来喝咖啡,同时让孩子在里面玩一会儿。
每次我在这里等秧秧的时候,就可以带了笔记本过来工作。而相比之下,秧秧跳芭蕾的那家早教中心,价格昂贵,场地也大得多。可是家长休息区却做得看似漂亮实际难受——彩色的条形长座位没有靠背,也几乎没有桌子。家长们坐在那里,浑身不舒服,只盼着孩子早点下课回家。饮水机的旁边有个速溶咖啡机,光顾的人很少,偶尔有人买,都是因为孩子好奇,做为一个游戏项目进行。
老外的这个Party还专门有一间屋子,是Baby室。有小床,沙发,地垫,幼儿玩具。这种体贴的角落,说真的,在国内的早教机构极少见到。当然,这也是我国独生子女居多,妈妈带着小孩子送大孩子来参加Party的情景比较少见的缘故。
这个老外开的小型早教还有很多地方都让人刮目相看,虽然小,但做事一丝不苟。当时去报名烹饪课的时候,交完费工作人员就主动说:“您需要开发票吗?我们这里可以开发票。”这一点在小型的早教中心里是很少见的。而且说是几个人上课就是几个人上课,就算是来试听,也得有人正好请假,保证班里的人数没有超过规定人数才行。
而这种人数承诺的遵守,无论是秧秧的幼儿园,还是秧秧在其他地方的早教课里,只有两家严格而且自觉地遵守。一个是这家,一个是韩国人开的那家。其余的那些,无一例外都会在生意好了之后打点人数上的擦边球。
小秧对这一场Party期盼良久,可是真到了这里,她似乎又不是太开心。一开始进门她倒是欢呼一声,然后就奔向做姜饼的桌子前。做了姜饼吃掉了,又跑去人家Baby室赖了半天。我提醒她最好先去做游戏,她充耳不闻。磨蹭够了跑去做摇铃,可是不久她哭着跑过来,说不让她做了。原来时间已经到了唱歌的时候,所以游艺桌被放到了边角处。
我一看,小秧其实也做了一个摇铃。但她不满意,说人家上面都有很多铃铛,她只装好了一个铃铛。之后主持人问小朋友们要不要上台唱圣诞歌,小秧倒是踊跃报名,但上台之后又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看电影的时候又叫唤前面的人挡住她,她看不见等等。
总之,在我看来准备得很好很棒的Party,小秧却闷闷不乐,真是太可气啦。面对一次次唧唧歪歪的小秧,我终于失去耐心,对她说:“你如果觉得这么不开心,那我们就回家好了。以后的Party你也不要再来参加了,我看你好像也并不喜欢的样子。”
小秧就把嘴张到比脸还大,嚎啕大哭起来,表示还想参加Party……这真是一场闹剧啊!后来她说还想去海洋球组合游戏室玩,我就让她去玩了。玩了很久她情绪好了,这时候又进Party会场,终于到处都看,到处都走,到处都玩了。
遗憾的是,人家也要收摊啦。收摊后我们全家走路去附近吃羊杂汤,这一路上小秧又变得很高兴很皮实——从叽歪期回到了乖期。
在Party里,看着小秧那副唧唧歪歪的德行,我恨恨地对秧爹说:“她为什么这样啊!我给她安排的还不够好吗?”秧爹说:“小秧就是这么个没起子的东西呀!土鳖呀!到了洋人的场合就不适应呀!”
话是这么说,但我也确实一直在想,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既然小秧很喜欢Party,为什么又不高兴呢?
等吃完了羊杂汤回家的路上,小秧蹦蹦跳跳很是开心,问我说:“妈妈,我现在表现几分啊?”——小秧特别在意自己表现好不好,每天都要求我给她打分。
我说:“这会儿是满分了,但是刚才在Party上唧唧歪歪就不够好。刚才的Party多好啊,那么多叔叔阿姨都来工作。可是你还唧唧歪歪的,这让做准备工作的人多么难过啊。”
小秧笑眯眯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如果所有的人都在Party上哭,那Party就不是一个好的Party了,就成了一个哭Party了。”
我说:“对呀。如果你自己来做一次,你就知道这些工作是多么可贵了。”
话说到这里,我想我可能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去年和前年都组织过小型Party。前年的是在家里,我准备的简餐。我当时的饭菜是自制酱牛肉,烤鸡翅,买的烧饼,烤了地瓜切开做主食,外加一个大沙拉。到了第二年,秧爹坚决反对我在家里开Party,我就又找了一个很绝妙的西餐厅,请了魔术师给孩子们表演,然后聚餐,一起画画,交换旧物礼物,开了一场Party。
这些party一来人不多,只是几个家庭,二来都是我组织的,为孩子们安排得也非常妥帖,充分考虑了他们的节奏。说白了,就是对孩子们照顾得很好。我观察着孩子们的节奏,掌握着她们的情绪,务求她们愉快。
而这次的Party是个大Party,大孩子小孩子都有。并没有人会特意照顾谁,小秧不是宇宙的中心,她就感到了不适应。大概在她心里,游戏都要等她做完了才行,东西都要留给她吃才行,一切都要照顾她,如她的意——就像妈妈安排的Party那样。
所以如果明年再准备Party,我想,或许是时候让小秧她们几个小伙伴自己来担任义工,做一些准备工作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我家又只有小秧这么一个宝贝,我想我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度的关注,呵护与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