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进发廊

(2012-06-29 09:0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女人总是难免突然对自己的样子感到厌倦,换个模样的手段虽多,却各有其局限性——瘦身至少总要一两个月才能见效,整容也要几个礼拜而且一旦改了就不能后悔,至于买件新衣服戴个新帽子,则是换汤不换药的举措。

 

唯有换发型,最为立竿见影,毫无后患。特别是长发,简直是毫无压力——最不济,可以梳成所有人都适合的马尾辫嘛。而且我还有个更加简单易行的造型大法:戴帽子。只要有足够多足够适合自己的帽子,基本就可以不用弄头发了。缺点是,总在屋子里戴个帽子,也有点奇怪不是?

 

我常年戴帽子除了懒惰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进发廊。除了推销之外的烦人做派以外,发型本身也常常很难把握。很多发廊的发型师一进店就给你一本杂志,让你从上面选一款。基本上从这种发廊出来以后,看着镜子里那个奇怪的女人,我常常会有一种“悔不当初”的感觉。但是假如你不挑一款,他们自己发挥的结果,可能就不仅仅是“奇怪”那么简单了。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找一个脸型气质和自己差不多的明星,从她的某个造型中选一款。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要求剪“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那个半长不短的头发”。因为我和赵薇的形状有相似处:大眼睛,大脸,溜肩膀。还别说,那几次剪出来效果还是可以的,起码成功地做到了能见人。

 

后来觉得总去剪头发毕竟麻烦,又开始留长发。特别是有了小秧之后,长头发最容易打理。再加上我又给自己找了很多事情,最后我的头发就越来越长,越来越长。由于我的头发是天生就比较有垂感,又比较黑,最后留到及腰长发时,对镜自揽,我发现自己终于打造出了一个经典的女鬼造型——当然,是个不够瘦的女鬼。

 

很多文艺女青年都酷爱女鬼造型,特别是女作家,一脑袋女鬼般地长发好像显得很有灵气——至少肯定显得有点灵异……然而我还是觉得女鬼造型挺矫情的,而且还不舒服。所以前阵子就决定顺便连剪带烫,重返人间。

 

说起烫头发,这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在东三环一家发廊。大约十年前,连染带烫将近一千块。因为从来没有烫过头,所以我也不知道烫发应该多少钱。故此我对这个在当时非常昂贵的价格也没有疑义,以为全北京的发廊都是这个价格。

 

那次发型其实挺悲剧的,但是因为染了个红色的底色,又挑染了,外加当时年轻,总体效果居然还不错。但是,确实显得成熟了大了好几岁了。

 

现在想想,在当时那个东北籍的发型师眼里,我是多么珍贵的一个冤大头啊!之后没多久那个发廊就倒闭了,更加证明了我当时的愚蠢——我这人的经济头脑由此可见一斑。在具体一个东西应该多少钱方面,我是真的很没天分。

 

第二次是时隔几年。我吸取了上次教训,去的是一个朋友推荐的叫付军剪艺的地方,在北京也小有名气。这次烫完了称不上杯具,可算中规中矩,我老妈说也还不错。但我自己觉得不怎么好看。这次花了400多,可见我第一次做头发是多么冤大头。

 

这前两次做头发都有一点让我很不高兴,那就是在上卷完全是个另一道工序,到了该上卷的时候,大工就消失了,小工完成了全部。甚至大工都没怎么指导。我总觉得大工不该至少在一边指挥着吗?这两次的缺点都是僵硬而且乱。看起来不够自然。我觉得,这种设计和施工分离的工序,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第二次烫发之后过了一阵子,发型是越来越难看了。有次需要见人时,我觉得自己实在太寒碜了,就问朋友们如何补救。他们就说你去某某店吧,他们常给明星做造型的,保证你出门时能见人。

 

我就特意开车跑去那个店弄头发,那发型师给我一通洗剪吹,果然弄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发型。但是发型师也说了:你上次烫的不好,现在也没法再烫,只能留长了重新修完再弄。你现在的这个效果,大约4小时之后现在的效果就没了,你千万不要戴帽子啊……

 

这次让我对这家明星云集的店相当满意,后来又去剪了几次头发。每次都换不同的发型师,每次确实都做到了出门就能见人。有次一个朋友推荐我去了另一个也比较有名的发廊,也是知名造型师开的,老板常上电视,店内明星常来常往。那次也剪得非常满意。但之后没有再去,主要是因为那地方开车停车太麻烦。

 

从此我觉得可能选明星喜欢的发廊质量上还是有保证的,毕竟明星们对此方面总是格外挑剔。大明星固然都有御用造型师,但至少该店其余发型师也因之见多识广,总归是比别处经验丰富一些。

 

这些明星们喜欢的XX造型们都不便宜。剪头发180起,烫发肯定要上千。但是我真的总是很久才弄一次头发,又觉得自己平时穿得衣服都很便宜,也不怎么化妆和买昂贵的护肤品,所以这个钱在我这儿就不算奢侈了吧。

 

何况,我现在发现,能把水平稳定在让你“出门能见人”的发廊真的并不多。很多小发廊偶尔也会有个非常有灵气的理发师,但真的很快就升级,要么跳槽去大店,要么在本店做总监收的钱跟大店一样。

 

而且贵一点的发廊可能确实还算敬业,至少在上卷的时候,大工并没有走,而是和小工一起忙活,只是中间等待的时候离开一下。这让我没有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而且觉得之前大工保证的效果应该还是可以达到的……

 

女人的爱美之心真是推动世界,在烫发过程中,发型师搬来各种各样的古怪工具,五花八门的各式药水。这一切都让我由衷赞叹:“为了女人的头发,这世上居然发明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陪我来做头发的女友,前几天刚刚费了不少劲把她蓬松的头发拉直。这边厢我坐在这里要把自己的一头直发变卷变蓬松……

 

明星云集的发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聊八卦。在提到某某男星经常来这个店的时候,我终于惊讶于明星对于美的执念了——这小生一直都剃个非常短的寸头啊,这在随便一个地儿不都能搞定嘛,居然也要巴巴地跑到这儿来——理寸头?

 

新发型完成之后,就得赶紧去幼儿园接小秧了。为了防止小秧认不出我,我特意带了个帽子,想着如果她认不出我,我就把帽子戴上,她一定就能够认出来啦。

 

没想到进了幼儿园之后,小秧毫无障碍地就冲我扑过来。我问她:“你看妈妈的头发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笑嘻嘻地说:“头发卷啦。像我吃过的一种面条!”

我问小秧:“是不是泡面呀?泡面头好看吗?”

小秧很高兴地说:“好看!比以前的头发还好看!”

 

跟秧爹汇报说,我趁他不在家把头发烫了。他的回复短信就是一个字:“啊!”

我又说:“秧说好看!”

他遂回复说:“秧也要烫!”

自然,见面之后,秧爹对新发型的评价永远都是:还是原来的样子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给自己放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