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去医院,这是个问题
(2012-06-07 08:45:35)
标签:
就医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昨天带小秧去医院的记录让很多妈妈发问说:孩子怎样就该去医院了呢?看血象是什么意思呢?怎样就必须看血象了呢?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有小病,扛一下,扛过去了,抵抗力就增加了。这是有道理的。我在网上搜医学知识,很多都提到像流鼻涕,以及清晨咳嗽之类,有时候也不一定是病。只是孩子在天气变化时的一种自我调节。
这时候如果急急忙忙去医院,大夫多半也会安慰性地开点药,或是保险起见验血检查。孩子受罪,大人受累,确实没必要。
但是又有很多医学知识告诉我们,流鼻涕不重视,可能会发展成鼻炎。咳嗽不重视,没准儿是肺炎的前兆。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跟之前的矛盾了吗?
对此我也有几个自己的判断,说出来大家参考。还是那句老话:我非医生,没有任何医学背景。所说的不过是个妈妈的经验之谈。大家仅做参考,仅做参考啊~~~
我们先姑且把孩子的咳嗽流鼻涕眨眼睛抠鼻子等等都称为“健康异象”吧——前提当然是并没有发烧。当孩子有了健康异象的时候,最重要的当然是看程度了。一天咳嗽两声,那也许只是呛到了。但从早咳嗽到晚,肯定是健康问题。
其次,我想应该是看发展。不管是流鼻涕还是咳嗽,持续三天以上,毫无好转迹象,甚至还要加重,那么多半还是去医院看一下比较好。因为我个人觉得,如果只是天气适应性的异象,多半睡一觉就会好。
第三要看的就是综合判断:精神好不好?舌苔厚吗?喉咙红吗?出汗之类的情况与平时相比如何?睡眠好吗?大小便都正常吗?
因为孩子病,通常都会在这些方面有所反应。假如一切正常,那还可以等一等再去医院。反之,则最好去医院确诊一下。
到了医院是否要查血象呢?反正我觉得,我们去医院,主要手段就是查血象,外加听诊之类。小孩子最常见的异象,病因多半是感冒,气管炎,肺炎。而这些毛病基本都能从血象上反映出来。家长学一下看血象单子(网上搜一下知识,或是去书店买书都行),很快也就会对孩子的病情了如指掌了。
确诊后再对症下药,孩子的病好的就比较快。
我最不建议的一点就是看孩子总不好,就在家自己给吃处方药或是针对症状的缓解药物。因为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如果吃得是个药效明显的药,那么一旦吃错,伤害也大。而假如是个药效轻微的药,那又何必吃呢。浪费钱,还耽误时间。
所以,除非是明显的吃多了不消化这样的小病,的确可以大胆地给孩子吃个山楂丸。一般的病,我个人还是不太敢私自给孩子用药的。当然,这或许是我个人谨慎。大家风格不同,仅供参考咯。
最后说到抗生素的问题。秧这次气管炎,我就尊医嘱用了阿奇霉素,因为之前也看过不少材料,好像气管炎确实是要吃阿奇霉素的。至于吃多少,我印象里,不止一个大夫告诉过我:抗生素一般就是吃3-5天。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换一种。但我不是很清楚,这个规定是否与幼儿年龄有关。这次医生说先吃三天,如果彻底好了,就可以不吃。还没好,就再吃一两天。最多吃五天。
有时候我深深觉得当妈妈有些经验,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就像有时候秧发烧很高我也敢坚持不带她去医院,后来她果然可以自愈。但这次只是咳嗽两天我就带她去了,而果然查出了气管炎。其实秧早上去医院的时候体温还正常,唯一的症状就是咳嗽。精神食欲也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晚上睡着以后,一摸额头,果然也有些发热了。于是庆幸自己去得早。像气管炎这种病,再拖几天也不容易自愈,很可能还要发展呢。
这都是因为秧秧每次生病的一切症状与征兆我都记在了心里,所以总能够似乎料事如神。但是我也只能在秧秧的身上做到这一点。每个孩子生病时虽然症状看似大同小异,但很多细微处却各有特点。我的经验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是最有效的,放到别的孩子身上可能就完全不适应。或许,所谓妈妈的直觉,就是这么一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