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神圣午睡
神圣午睡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77
  • 关注人气:21,0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车菜鸟论

(2012-03-01 09:05:02)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昨天有人在博客上问我一个很少有人问的关于开车的问题:你当初怎么从菜鸟变成高手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虽然我想澄清的是,我从来都没有过菜鸟阶段,也没有过高手阶段。实际上,我一开始开车就大致是这个水平。现在当然开得年头久了,经验稍微好一点,胆子稍微大一点,但水平也没提高多少。

 

起初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去驾校学车,因为不这样就拿不到驾照嘛。这个阶段也没什么可细说的,因为我上驾校的时候,教的内容还十分老土。我记得在驾校不许超车并线,问题是后来上路时我发现,对我这个开自动挡的新手来说,最需要学习的恰恰是超车并线之类呀——你总有“直行道改右转道”“封闭路上选某个口出去”之类的时候,而北京的车又是这么的多。

 

我是自动挡忠实的粉丝。我的口号是:坚决不买手动挡。如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家男人一开始也企图买手动挡的车,以表示他是可以驾驭手动挡的高级动物。但这一提案被我坚决地反对掉了,我坚定地说:如果你买手动挡,我就不开车!我开车是无奈之举,为了代步,麻烦事必须越少越好!

 

甚至我当时想干脆去考自动挡驾照,但一问才知,驾校自动挡的车子很少,排期特别麻烦,这才作罢。

 

买了自动挡的车车,是让新手告别菜鸟状态的第一招——自动挡是多么好开呀,踩油门它就走,踩刹车它就停……游乐场的碰碰车开过没有?就是那样啦。

 

第二件事就是买全险。特别是新手开车。因为新手实在是太容易刮蹭追尾了,所以全险可以解除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三件事就是养成一上车就系安全带的好习惯。在北京现如今的路况下,反正大家都开不快,这个措施基本就可以保证菜鸟司机的安全啦。

 

开着全险的自动挡,系好了安全带,也就没什么可怕的啦。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就是并线不知道怎么办好。不过,不管车流多么多路况多么复杂,只要你早早打好了转向灯在车流里等着,最后总会有好心人让一条路放你进去的。只要等的足够久,就算实在没有好心人,空挡也还是会有的。

 

什么,你赶时间?你刚开车就最好找时间充裕的时候,先练两次再上路好了嘛。其实练几次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停车入位就更简单了,不过是把车子停进某个指定地点,又不是在大马路上,大不了多花点时间。

 

新手不要理会马路上那些暴躁的老司机。有次我刚开车的时候,秧爹在一旁指导,一个地方宽窄条件不好,我过得慢了一点。后面一男司机大骂:“会不会开车啊?!”秧爹跟我说一句“别理他。”,然后从副驾探出头,对后面大声说:“还真不会开,这不正练着呢吗?”对方大怒,说:“回家练去!”秧爹回:“家里没地儿!”对方顿时气结,好在这时候有了空地,我就开走啦。

 

还有的人特别坏,看你是新手,明明前面的过道很窄,非告诉你能过去。你如果被他催促得硬往前挤,刮了蹭了可就中了他的奸计。有次我遇到一个男的就这样,他坐在车里等人,留了很小的空挡。我的车子宽过不去,他就不肯挪车,非告诉我过得去,让我硬挤。我就说:“对不起,我手潮,我真过不去。您还是挪一下吧。”后来他挪了不少,我再开过去,其实才刚刚好,两边都只有15厘米左右的余地!

 

总之,不要觉得自己是什么菜鸟,新手上路,不过是有些技巧不熟练。到现在我也不能,并且不敢倒车飞转如流,那也没关系,我可以慢慢倒啊。谁还笑话我不成。即便是真有人笑话,他笑他的,我开我的,难道还能因此吊销我驾照吗?

 

只要能够在城市里从A点到B点,找到车位最终把车子停进去,就是合格的司机。至于是不是开得那么行云流水,是否能跟小货车出租车大公共司机在马路上一争高下,我想并不是最重要的吧。

 

我总觉得很多菜鸟之所以为菜鸟,主要原因都是想太多。怕开不好,怕人家笑,怕这怕那。如我所说,做好安全和保险措施,在城市里以普通速度行驶,不抢不急,那么无论是撞人还是被撞,可能性都不大。

 

又或者说,所有基本技能类的事情都是这样。比如做饭,让全家吃得舒服健康可口就是合格的家庭大厨。至于卖相是不是漂亮,是否花样百出,就是提高班范畴,属于有兴趣者钻研啦。讲英文也如是,以我这连六级都过不去的水准,其实普通对话也足以应付了。至少当年可以胜任全英文工作环境,现在可以经常与秧班里外教交流秧学习经验问题。至于是否语法够严谨,口音够地道,词汇量够大,句式够漂亮,那也都是提高班范畴。

 

所以有什么菜鸟不菜鸟的呀,能达到目的,解决问题,胜任工作就是合格水准。如非必要,或者出于兴趣,何必用他人的高分来给自己压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