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恶魔合作社
(2012-01-16 11:28:17)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又带孩子又做这么多事情的呢?后来仔细想了想,我虽然的确是自己带孩子,但很多时候,我其实也很少带孩子——越说越乱了。我的意思是,虽然我家平常都是我负责带孩子,但多数时间,秧秧是不用我带的。
谁来帮我看孩子呢?那就是别的孩子。我们“老三家”的串门活动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孩子们自己互相看阶段了。三家轮流值班,孩子们在某一家,另外两家就基本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秧秧还是胆小的,同层的然然家她就让我回家等她,而虽然同单元但不同层的猫猫家她就不肯独自待着。
不过即便我也在一边陪着,也还是挺轻松的。看看报纸旅游版,刷刷微博。每次去猫猫家,我总是往沙发上一坐,对着一堆报纸和手机。以至于猫猫有次问我:“阿姨,你怎么一来我家就看手机呀?”
这个指控是不是很耳熟呢?哈,这就是妇女们通常对男人们的指控啊。由于孩子们反正也是在一边玩,我就自得其乐,像传说中的男人一样潇洒啦。
如果孩子们在我家,那就更简单了。我只要打开笔记本坐在餐桌上值班,任由孩子们玩耍就行了。很多博客都是这时候写的,第二天早上一发送就好,所以显得一大早就发出一篇来啦。
于是乎,当我懒得陪秧秧哄秧秧之时,我就发短信请猫猫然然过来替我看孩子。而他们只要在家,自然也是欣然响应。
现在我的短信邀请内容经常是:请然然过来帮我看孩子吧!
我发现,如果孩子自己在家,即便是秧秧这种能自得其乐一俩小时的孩子,到了第三个小时也难免觉得无聊想要让爹娘陪玩。但如果是有小朋友,小家伙们能一天不用你搭理。孩子们在一起嘀嘀咕咕或者疯玩傻闹都很好玩,我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对话真是有趣又可爱。每天她们都会发明出新的玩儿法。甚至孩子们很快会有自发地组织行为,有的会喜欢当老师,带领大家合唱。有的又喜欢当医生,要求别人配合打针。而商量,协作,讨论等比较高级的交往方式,秧秧她们也开始的比较早。
而且,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内容,其实比我们大人想出来的丰富多了。似乎永远不愁没有话题或者没有内容。孩子们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创意无限。
当然啦,进化到能让小恶魔互相看管,总也要有点努力才行。比如我们经常在一起的几家,都很重视孩子的规则教养,所以孩子们进步也很快。而且,教给孩子建立秩序,避免冲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几位小朋友可以很愉快地玩很久,互动的有效时间就很长,玩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孩子们真可以说是灵感层出不穷。想想也是,如果几个孩子都太自我,太霸道,完全不能合作。那每次所谓的聚会就成了打架聚会,孩子的情绪不好,大人也累。而且,小伙伴们之间就一直重复无聊的“打起来-哭闹-调节”这种行为,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哪里还看得出来呢?
到现在孩子们四岁了,这种状态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所以有时候我也真的犯懒啦,每年除了几次旅行计划和偶尔几次带秧出去以外,最经常的活动就是在家里附近和孩子们玩。有时候周末还会叫秧秧的表妹米花来,这俩也是嘀嘀咕咕一整天都玩得很好。然后再安排两位爸爸带两位小恶魔出去散步,我就只需安排一日三餐即可——对于平时又要做饭又要惦记看孩子的我来说,仅仅做个饭真是太轻松啦。
让孩子们互相玩,真是皆大欢喜,大人孩子都轻松高兴。所以我就“越陷越深”,自己带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有时候也觉得我好像对秧秧教得不够,总是用大量的时间让她们几个小孩一起傻玩。不像很多家长,业余时间经常教授孩子很多知识。秧秧现在都四岁了,斗大的字识不到一口袋,而且只是每周姥姥来的时候,假如天气不好不能出门,就在家里胡乱教她认两个字。算数秧秧也一般,十以内加法都算不利索,经常需要伸手指头数数……
可是我还是打心眼里觉得她们几个在一起那种千奇百怪的玩法更宝贵。即便秧秧因为我这种散漫的养法,上学以后不能成为优等生,我觉得也不会影响她一生幸福的吧。至少,她现在是个有很多好朋友,人缘很好的宝宝,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