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术士(八)

(2011-12-07 09:2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说:术士

法语课刚上了两周,麦琪就发现,原来每周三次的课程对于她来说也着实不算轻松。课程虽然是两节,加起来不到两个小时,但是算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半天就过去了。回家的时候难免就要负责带孩子做家务,让公婆也休息一下。

 

最要命的是麦琪意识到,她选择下午班实在是太吃亏了——下午跳跳会睡一觉,所以公婆的任务很轻松。但是因为自己经常下午出去,就难免在上午补偿公婆。很快麦琪就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疲于奔命的状态:上午赶紧带跳跳出去活动,下午又奔赴法语班。回家以后,看两眼书复习一下的时间基本没有。而班上,别的学生大多是准备出国的准留学生,专门来过语言关的。麦琪本来就久违学习环境,再加上生活忙碌奔波,没几节课就显得格外笨和钝。特别是班上有个语言天才般的女孩,没几次课就能念得头头是道,发音居然听起来一点都不生硬。让麦琪更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个念书的料了。

 

学习生活是这么的苦和累,再加上初级法语又格外枯燥。麦琪顿时有了一种错上贼船的感觉。麦琪甚至觉得,当初还不如报个英语提高班。通过学习法语的过程,她突然发现其实自己的英语真的很不错了,可以表达很多意思。而法语,麦琪打心眼里怀疑:我真的能学会问路吗?

 

等到有天赵琳路过麦琪教室附近找她喝茶时,麦琪忍不住大吐苦水:又要学习又要带孩子特别累,法语枯燥,自己笨,不敢发音,不坚持又觉得自己太没毅力……大概自己还是应该先找大仙算个命,也许自己跟法语也犯冲。

 

赵琳耐心地听她说完,说:你收获很大,你难道没发现吗?

 

麦琪一愣:收获很大?

 

赵琳回答:当然了,你这么半天一句没提你公婆和王志强,你自己都没发现吧?

 

麦琪一呆,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其实公婆的行为举止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自从麦琪变得忙碌起来以后,每周确实有三天下午的确没有跟婆婆有交集。再回来,总觉得婆婆在家才能让自己去学习,多少带了几分感激之情。而婆婆呢,也乐得麦琪不在家,好坐在客厅看电视,对麦琪出去上课倒是非常支持。最让麦琪没想到的是,以前总觉得婆婆很不乐意带孩子,推三阻四,事事不合作。现在发现其实至少这半天出去,婆婆也算尽职尽责。

 

麦琪不禁感慨说:真的,真没想到我公婆这么支持我出去上课,以前什么活儿都不爱干,现在倒是还挺积极。

 

赵琳不由得笑了出来:你不干,自然有人干。谁不是这样呢?你记得刘丹和苏苏吗?

 

刘丹和苏苏是赵琳以前的舍友,这俩人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属于会睁大眼问“啊?炒菜要先放油?”的那种姑娘。这三人住在一起时,偶尔做点简单的饭菜就都要靠赵琳。赵琳那时候也是叫苦不迭,不做饭吧,自己想吃。做饭吧,自己吃独食又真不太好意思。何况刘丹和苏苏都是脾气极好的女孩子,在金钱方面从来不争多论少,只是从小被家里宠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于是等赵琳稍微存了一点钱,就急急忙忙买了个28平米的超小户型搬了出去。赵琳那时候常跟麦琪开玩笑说:唉,这俩人,好人倒真是好人,可也实在不是一般二般的懒。

 

没多久,赵琳回去找她们俩玩儿,进门闻见一阵香味。正在纳闷,苏苏说:刘丹在厨房呢。赵琳一听刘丹居然进了厨房,简直好像闻听天下奇闻一般。走进厨房一看,刘丹居然正在做鸡蛋灌饼!

 

于是这顿饭吃的就是刘丹的手艺。还别说,这鸡蛋灌饼好油好面好手艺,比外面餐车卖的好吃得多。赵琳忍不住问刘丹:你这手艺真是突飞猛进啊!上哪儿拜的名师啊?

 

刘丹叹口气,指着苏苏说:我实在懒不过她了!你走了,想吃口好的,只能自己来了!

苏苏挺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有进步啊,米饭和粥都是我做。我还学会煲汤了。

事后赵琳总结说:这真是两个懒人住在一起,其中一个会自动进化成一个勤快人。如果你觉得几个人在一起,除了你没有别人干活。那十有八九是因为你把活儿都干了。

 

麦琪想起那刘苏二位懒女进化的故事,点头说:真的是,事情到了自己就不一样了。以前总觉得婆婆粗手笨脚,给跳跳换衣服换纸尿裤我都自己来。为这事儿我婆婆还挺不乐意的呢。现在每周出去三次,跳跳也没见红屁股什么的,可见眼不见心不烦,也没什么不能让婆婆做的。

 

赵琳点点头说:是啊,其实职场还不是一样。累死的人都活该,懒人都是勤快人养出来的。对了,王志强对你学法语是什么态度呢?

 

麦琪说:他?他没态度,就是说了句“学习是好事”。倒是我婆婆,居然有次破天荒地夸了我。

 

说起那次婆婆夸麦琪,也着实让麦琪大吃一惊。那天是没有课的下午,跳跳睡着了,麦琪觉得自己精神还好,就拿出法语课本复习。突然觉得不太对劲,一看,婆婆居然在屋门口静静地看着她。麦琪吓一跳,本能地说:啊?有什么事?

 

按照婆婆平常的反应,大约又是一次幽怨的“老年人就是招年轻人讨厌,看都看不得了……”之类。没想到婆婆竟然带着赞许的口吻说:志强小的时候,就是像你现在这么用功。

 

王志强的勤奋好学是有目共睹的,而麦琪的婆婆也一直引以为荣。说麦琪现在有王志强少年时的用功风范,在婆婆来说,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褒奖了。麦琪一时受宠若惊,赶紧谦虚了一句:我哪有志强用功,我就是随便学学。

 

婆婆竟然走过来,坐在麦琪旁边,看着跳跳,出神地说:你公公家里,我娘家都穷。当时村里谁都看不起我们,但志强从小就是念书好。以前在村里考状元,还有人说志强看着笨,到了乡里一定不行。可我家志强,一路都是状元。到了县里高中,也是好样的。志强就是好强,一次考不好,你都不用说他,得安慰他,他自己就悔得不行了。从小到大,别的孩子出去玩,志强都在家里用功。别看志强是农村孩子,从小,我们没让他干过活。他只要念书好,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他做。志强上学的时候很少回家,说来回路费花钱。有时候我们去县里办事顺便看他,每次都看他在教室里写功课……

 

麦琪呆呆地听着,其实这个版本的故事她也听志强说过很多次。但还是第一次听婆婆讲述。婆婆一般说起她家里,都是耀武扬威脸上贴金型的:什么志强从小就与众不同啦,高考以后连村长都来他家拜访啦……等等。

 

婆婆说了半天,突然醒悟过来说:得,不说了,再吵着跳跳。你也不爱听吧?你们城里孩子,上不上大学都无所谓,反正也是城里人了。你生了孩子还能念书,真是像志强。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麦琪头一次听婆婆倾诉心扉,并且运用了最高等级的夸奖,一再夸她像王志强。她感到很不适应,慌乱中自谦说:我……就是随便上个法语课,跟志强还是差远了。可能也没什么用。

 

婆婆说:只要读书就有用。村里好多人说我:你也上过中学,有什么用?让志强赶紧回来帮家里多好!可是你看有没有用?我村那么多人家,就我家全家在北京站稳了脚跟!我孙儿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拿北京户口!

 

婆婆越说越兴奋,脸上泛起异样的光辉。麦琪其实从来没想过跳跳与农村之间真正的联系,但是婆婆此番话让她第一次对婆婆那洋洋得意的姿态有了几分了解。

 

确实,在麦琪看来,志强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都市白领中薪酬较好者。但是在婆婆一家看来,志强从农村一步步到乡里,到县里,最后到了北京,并且永远地留了下来。这样的跨越,真足以光宗耀祖了。

 

赵琳听麦琪讲完,点点头说:还别说,这种农村靠读书出来的人确实迷信念书。他们反正也不懂你念的是什么书,只要看你念书,就觉得是好事。王志强居然没反应,你也没关注一下他?

 

其实麦琪不知道,王志强越是不问,越说明他在关注。而王志强呢,他总不能够相信麦琪真的是没有任何目的就去学法语,甚至开始在网上搜索:学法语到底能做什么。

 

有时候,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就是这样完全不了解。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可是也已经养儿育女了呢。

 

就在这时候,麦琪的电话响了,是王志强打来的。他简短地说:“你下课了吗?快回家吧,跳跳发烧了。”(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喜
后一篇:网络依赖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