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腔北调

(2011-11-18 08:3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方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方面我颇有一点天赋。倒不是说得多么好,而是耳音还算灵敏。特点之一就是我经常能听出对方大概是哪里人。一开始没觉得是个本事,因为觉得其实口音这玩意儿还是相当明显的。但后来从对方那惊讶的眼神里,我才渐渐意识到,可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听得出来。

 

听口音的本事多少有点遗传性,因为我妈这方面就很灵。我上中学时,班主任对我看不顺眼,对我不怎么公平。有次这班主任还当众让我滚,起因是她将别人做的事误认为是我做的。回家我就跟我妈抱怨几句,我妈听了勃然大怒,脱口而出:她一个某某地的,能让谁滚啊!(为防止变成地域贴,隐去地名。我妈也不是鄙视那个地方,她的意思是,这老师也不见得在北京有什么了不得的根基,没有权力让任何学生滚)

我当时就奇道:咦?你怎么知道她是“某某地”的?

我妈冷笑一声说:开家长会时一听她讲话我就知道。那地方我去过,所以听得出来。

 

后来一打听,班主任果然来自该处。这地方其实与北京口音很接近,而且我们那位班主任也到北京很久了。我妈居然仅凭几句话就将对方籍贯认了出来,令年幼的我膜拜不已。不过大了以后,我发现这本事我也遗传了一两分。

 

上大学时,有次开一个全校大会。旁边的同学彼此并不认识,就随便聊了几句。我认出了一个同学的口音,另外一个同学啧啧称奇,问:你倒听听我是哪里人?

 

坦白讲,这发问的同学,口音真是太明显了。我忍住笑说:湖南人。

他大惊:啊?你是怎么听得出来的?

我还没作答,另一边一个同学笑嘻嘻地说:我是福兰人。我喜欢喝流睐(三声)。

一语将湖南人讲话特点概括得淋漓尽致。那湖南同学悲伤地说:唉,我还以为我普通话说得很好呢。

 

当时我之所以能分辨湖南口音,重要的原因是班里有湖南籍同学。听口音这本事就是这样,必须有了参照物,这才听得出来。

 

很多职业是需要研究口音的。我曾认识一个广播学院学播音的女生,普通话对她们来说是重要的一课。老师会先问你是哪里人,然后告诉你,你在普通话发音上容易有哪些弱点。

 

南方很多地区,L,N这两个音与普通话不同。有的是一律发N。有的一律发L。如“牛奶”叫“流睐”,极为其中的一种。我记得那四川姑娘说:我们老师说,所有这类问题四川人全都犯了,LN我们四川话跟普通话正好是反的,所以要点全都要练。

 

于是我又想起有次上课,众人筋疲力尽之际,老师又开始留测验,说:没多少,也不难,你们做吧。

 

一个同学大声说:是不兰!可是我内了!(是不难,可是我累了)

显然,这位恐怕是四川同学啦。

 

当然,在地域相差比较远的范围里,很多人是听不出来区别的。我记得有次一个贵州女孩说,在她耳朵里,天津话和北京话没区别。我们去海南和广东时,当地司机也喜欢猜口音。但是大多数要先问是否东北的,如不是,又猜北京。可见在这些人耳朵里,东北话和北京话的差别也并不大。

 

而在北方地区人民的耳朵里,东北话,天津话,北京话的区别是非常大的。甚至这些地区的人都说起普通话,其区别也很明显。语音虽然都比较标准,但节奏,拖腔方式则大不相同。以京津地区普通话为例,即便是去掉一切土音,二者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天津话很多拖腔,且尾音上扬,而北京人说话速度均匀,尾音很轻。

 

所以语音其实容易改,更不好改的,是语调。其实很多北方的省份,其的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有次我和我妈一起办事,我妈跟其中一个寒暄说,问是否某地人。果然猜中。而旁边一个男孩来了兴趣,对我妈说:阿姨您猜猜我是哪里人?一般人都听不出来。

 

我妈想了想,说:那么你大概是西北人。宁夏或者甘肃?

那男孩立刻露出惊讶表情,说:我是兰州人。您怎么听得出来呢?

我妈说:有的地方人说起普通话口音很轻,像西北,河南的一些地区。我细听觉得你尾音有点硬,不像是河南,所以猜西北。

 

在多数北方人耳朵里,南方诸省的普通话也没什么区别。南方诸省口音极为复杂,我也没有在其中任何一省生活过,我只能大致能将区域听清楚。

 

齿音字与普通话不同,而语速轻快的,通常是江南人士。LNR三音出了问题,中气十足的,大约来自西南。江南西南一带与中原文化联系紧密,虽然语音各异,但基本语法词汇与普通话差别不算大,所以他们听普通话毫无障碍,而且说起来也不过是口音轻重问题,不影响语速。

 

真正到说普通话会影响语速的,还要向南走。如岭南,闽南一带。由于其方言已经跟普通话有极大差别,他们需要想一想才能说出来,故此语速不由自主地放慢。而且他们中很多老人会几乎听不懂普通话。

 

其中,语速慢而语音格外低沉者,则多半是典型的岭南人。因为粤语的特点是低沉,连女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嗓音说话。而闽南语的特点是呱噪,福建人不会特意压低嗓音。

 

口音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各国都有自己的口音。有次一个鲜族朋友告诉我,同样是韩语,北朝鲜的人讲话,就严肃庄重。而南韩人士则颇受日本文化影响,拖腔多,感叹多,很嗲。

 

而我自己也能听出一点英文口音,最熟悉的自然是意大利人。我以前老板其实英文讲的很好,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但只要遇到“tr”这个音,他是一定要发成一种接近“特拉”的音并且忍不住要打个嘟噜。如果以普通话做比,澳洲英语比较硬,像是英文里的山东话。美国英语比较赖,有点像北京话。而南非加拿大英语,口音就不是特别明显,大约比较接近英文中的普通话的感觉。而英国口音,有点像京剧道白,拿腔拿调的。倒是也十分好听。

 

而日本人讲英文时,也会犯LR不分的问题。所以说日语源自中国某省方言,大概也是有点道理的。

 

而以前工作中跟香港人打交道,有个香港大忽悠一口流利的香港英语,以至于一开始我居然觉得他一直在说粤语。仔细听才发现,原来这位香港老兄,将英语说得抑扬顿挫,如粤语一般有九个声调。

 

当然我们中文本身就是声调复杂的语言,我记得有过老外跟我抱怨说:天哪,中文真的太难学了。你们中国人像鸟一样,发出不同的声调来!

 

我当时就说:你要庆幸,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如果是广东话,有九个声调呢。

 

我旅行总是挑选人文丰富之处,在我看来,这些南腔北调,大不相同的各地生活方式,正是旅行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这些学问如果细细研究起来,简直一辈子也说不尽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眼不见心不烦
后一篇:充实的周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