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生课间活动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听说北京市规定,小学生课间不许去操场,并且,除非上厕所,否则不许出教室?
我一听就觉得是谣言,说:怎么可能呢!我们小时候还没这样呢,难道会比我们小时候还落后?肯定是以讹传讹,我不信!
但我的朋友说,她是从亲子论坛上看的。说一个孩子上的是北京的一所名校小学,其教育风格简直比我们小时候接受的还要刻板可怕:写作文必须这样那样写,画画必须这样那样画。课间除非上厕所不许出教室。作业写不完就不许上体育课……等等。
我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当今社会,但是经过多方打听,我吃惊地发现:这一切,是真的!不但北京如此,很多地区都如此。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济南上一所重点小学,也是课间除非上厕所不许出教室。孩子们在学校一天下来,简直就像坐牢一样。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曾经发生过几次中小学踩踏事件。这之后各校就强调安全,强调安全的办法很简单:全都不许出教室。这样就不会在楼梯上挤来挤去,就不会有事故了。
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赞同地说:没办法,人多啊,否则怎么办?安全最重要。
是吗?人真的是那么多吗?到底是人多,还是学校少?真的没办法吗?日本人口密度比我们大得多,当年日本战后比我们也穷得多。但是日本人有没有把孩子们关在笼子里养?
针对踩踏事件,为什么不多加装楼梯?为什么不能错时上课?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时间本来就不应该跟六年级一样吧?为什么不加强管理?为什么不让老师负责疏导?
而且,踩踏事件是因为课间游戏吗?并非如此。其背后原因是建筑质量问题导致扶手断裂,教育方式问题导致孩子们唯恐下去集合晚了被老师批评!
那么为什么会用这样简单粗暴,甚至根本药不对症的方式来解决踩踏问题呢?
一个字:懒。
懒得想办法,懒得采取措施,懒得费力。怎么省事怎么来。不是踩踏吗?不让你动,总不能踩踏了吧?
我们能举办最豪华的奥运会世博会,我们做不到给学校建筑多加几个楼梯。世博会或者奥运会上,我们可以调动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却不能拨出几个老师维持一下课间秩序。
这一番了解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以前根本就是盲目乐观。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理念总该有点进步。我以为幼儿园现在可以搞得这么生动活泼,小学总应该也有点进化。可谁知道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大大地退步了。我又问了很多家长,发现事实比我想得还糟糕。我甚至发现,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很多学校,写作业还要求孩子抄题!
这种现象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智慧,我怎么也不能理解,是什么样的老师在要求学生抄题。抄题这件事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它能够达到怎样的教育目的?学校收赞助费我能理解,因为有利益。学校开辅导班,专家鼓吹家长必须择校,报纸炒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能理解,因为这背后全是利益二字。
唯独这抄题之类的行为我不能理解。有谁能告诉我,让孩子抄题,到底他妈的对任何人有什么好处吗?
——刚看到有人居然真的觉得抄题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天哪!洗脑教育真的这么可怕吗?谎言说一千遍真的就有人相信了吗??难道看题就看不懂吗?必须抄一遍才能懂??抄写对理解没有任何帮助,所谓觉得抄一遍理解深刻,只是个别人相信有帮助以后才会有的心理暗示。甚至是一种被强加之后逐渐习惯的思维仪式感在作祟:不抄就觉得没开始做题!抄题根本就低效率行为,所鼓吹的一切好处都可以用更简单轻松的方式获得。练习书写可以在作文课上练。认真读题不应该有特定仪式。即便是为了查阅,所费时间也比抄一遍快得多。如果我每一本书都抄一遍,那我一辈子也看不了几本书了。抄写能加深理解??请问考试的时候,不会的难题你抄十遍就会做了吗?
中国的小学啊,居然成了这样一种可怕的地方。不但继续抄题,还把孩子们关在笼子里养。难怪现在中国孩子肥胖率那么高,身体素质却不够好,笼子里养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拥有强壮的体魄?
据说北京有很多私立学校,还有很多国际学校会比较宽松,允许孩子们课间到操场上去。以前我一直觉得,好好的公立名校不上,去上那些乌七八糟的私校,真是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想的。现在我才知道,有时候,家长的愿望是那么的卑微。他们不是不知道私校里纨绔子弟多,老师流动性大。他们不是怕孩子吃苦念书面对竞争。他们不是玻璃心,也不是钱多的没有地方烧。
花费巨资让孩子上私校的家长们,可能就仅仅只是希望,孩子们不要在笼子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