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零食溺爱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夏天到了,小孩子们又开始吃冰激凌。吃零食对身体不好,但似乎也很难完全隔绝。谁能在真空中生活呢?家长不给吃,幼儿园也会给吃。父母不给吃,亲戚会给吃。家里不给吃,出去就看人家吃……所以,不给孩子吃似乎难度也很大。
对于零食,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回忆,即便是我这种不爱吃零食的人也不例外。所以其实秧秧也常常有一点点零食吃。一部分健康的当然没关系,比如坚果。那么巧克力是不是很糟糕呢?其实我觉得只要不过量就还好。像M豆那样大小,一次给孩子小小的一颗,非常甜美,愉快,为什么不行呢?
虾条薯片是彻底的垃圾食品了,但春游的时候,枯燥交通工具上,小小一包也没什么关系。饼干点心这样的甜食对牙齿不好,但周末的下午,全家一起坐在餐桌前,也分给宝宝一小杯果汁,一块点心,这感觉多么美好啊。
所以零食有点像溺爱,也不是就糟糕透顶,只是多了会有害。但假如是偶尔为之,却让人身心愉快。甚至可以说,有些时候,可以说利大于弊。
比如幼儿园或舞蹈老师发了糖果,送每个小朋友一颗。我都允许秧秧吃。带秧秧去亲戚家,亲戚碰上零食盒子,我也大方地允许秧秧挑自己喜欢的吃几样,但会告诉她:不要吃太多哦。
再说,什么是健康的呢?什么是不健康的呢?比如坚果,很健康吧?但对于高血脂或者脂肪肝患者来说,大约就是不健康的,因为热量太高。又比如罐头不如新鲜水果有营养,但对于肠胃病患者来说,吃罐头反而安全些。
巧克力或是糖果,吃多了会蛀牙发胖。然而关键时刻也能补充血糖,甚至救人一命。现在国人盐分摄入过高,就认为淡味最健康。可其实盐是维持生命必须的重要食材,古代很多国家都由政府控制。所以盐过量固然不好,盐匮乏也很糟糕。
这也像是溺爱,偶尔为之,会让孩子幸福。一般情况下,我都很有原则,秧秧也很乖。但偶尔她看着人家的玩具,我也会主动问她是不是想要,然后特意带她去买。有时候带她买菜,顺便买了油炸兰花豆给她吃。有时候无缘无故买个小蛋糕回来。这时候秧秧总是笑眯眯地问“为什么突然给我买豆子吃呀?”“为什么没有过生日就吃蛋糕呀?”。我就高兴地答:就是惯着小秧呀!
美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零食因为并非生存需求,更属于闲情逸致。古典小说里,文学作品里,到处记载着关于琐碎的零食带来的美好瞬间。假如生活中只有三餐,而三餐又只有健康这一个主题,那纵然是活到100岁又有什么意思呢?
更何况,我们生在一个美食大国,又处于全球文化交流极其频繁的时代。我儿时记忆有镇江奶奶带给我的云片糕,小店里喷香酥脆的虾条和小米锅巴,学校门口小摊上五颜六色的糖豆,怎么也吃不够的雀巢威化,洁白绵软的棉花糖,醇香可口的酒心巧克力。我还记得第一次吃到夏威夷果,大杏仁,腰果,开心果等美国干果的惊喜。记得第一次吃到海苔和旺旺雪饼的惊艳。第一次吃三种料包的方便面时的惊讶……就像我记得我妈有天心血来潮去学校给我请了假然后带我去上海旅游,初中不声不响给我买了个任天堂游戏机。
每天都吃零食,都溺爱,生活会失去最基本的幸福保证:健康。可假如为了绝对的健康,对一切不够健康的东西敬而远之,生活又该是多么乏味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