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辣味
(2010-08-25 22:53:01)
标签:
北京辣味菜美食 |
中国大部分地方其实都吃辣椒。西安一带的辣味,我觉得其实根本就不算辣,只是看起来红,西部的辣除了辣椒还有胡椒。往东进入河南境内,辣的程度其实反而增加了。到了西南地区,则分别是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简直分不清谁家的菜更辣一些。
辣味是如此丰富,可我连辣椒都不认识几种,烹饪手段更是相当一般,实在说不上有什么见识。不过既然爱好就有了评论权。以我的感觉,川菜辣得丰富,烹饪中会用很多种香料辅佐麻辣二味,而麻辣两种主料也分好几种,烹饪时也有火候先后,真是无比繁复。香料复杂,调料也很丰厚,冰糖,醋,蒜茸,姜末,酱油……堪称五味杂陈。这种复杂的辣味有毒品般的魔力,让人心神俱醉,觉得自己回家怎么也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而湘菜的辣,辣的更清爽纯粹。湘菜很少用药味香料,多用植物食材,虽然辣椒也是多种并用的。但直接用辣椒而不用花椒,且连勾芡都没有,可见湘菜的气势。假如说川菜是怪侠异人般高深莫测,湘菜就是悍匪响马般彪悍豪爽。
这两种也是我最爱的辣味,其余如贵州云南则次之,而东南亚的辣味则是我比较不喜欢的。
传统北京人对辣椒是不太接受的,顶多限于吃麻豆腐浇的那一点辣椒油的程度。北京好吃的辣味也都多是外地美食进京。介绍一下我在北京吃过的辣味,不分等级,想起哪个说哪个吧。
1.
我心目中的第一川菜是川办,我对川办印象最深的是口水鸡,一道小菜,但味道却很地道。地点在长安大戏院后面的小胡同里。如果住在长安街附近,可以去找找。
眉州东坡在北京名气很大,但各个店铺味道不尽相同。我觉得团结湖那家店味道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类似的连锁还有很多,渝乡汇,渝乡人家,麻辣诱惑等等。一些老字号如峨眉饭庄四川饭店,味道比较精致,风格比较大饭店,而且辣度都比较低。
2.水煮鱼
严格说来,水煮鱼应该算是川菜类别里的,但据说其实四川人倒不是很热衷吃这个东西,应该算是新派川菜吧。
比较好吃的有沸腾鱼乡,大运村和昆仑饭店对面小巷里的两家比较好。红京鱼,以重庆饭店分店最好。而辣婆婆我觉得各店味道比较稳定,环境也较之另外两家好一些。我知道的在东三环,亚运村,花园路都有分店。
3.麻辣香锅
这也是典型的新派川菜。以味道来说,排名第一的当然是龙顺园!当然,在名店里,龙顺园的脏乱差也是排名第一的。因此,诸如拿渡(现在改名叫乐食派),川成元这些较为干净卫生的麻辣香锅们,虽然味道略逊,但毕竟还是个更为综合的选择。
4.四川火锅
我心目中第一位的四川火锅是海底捞,虽然味道不见得有多么神奇,但整体服务价格综合评估,京城范围内无出其右者。
火锅是比较容易好吃的东西,除海底捞以外,还有皇城老妈,刘一手,齐齐火锅,金山城等很多连锁。价格环境各不相同,但味道都不错。总体来说,吃辣味火锅可以不用特别挑剔,味道都不至于太糟糕。
5.湘菜
我想到的第一个湘菜馆就是潭州,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在望京有分店。味道不错,是小店风味。
类似的连锁还有岳麓山屋和吉祥鸟,前者做主题餐厅状,后者做商务连锁餐馆状。味道都不错。我觉得湘菜也是比较保险的一种菜系,总不至于太难吃。
6.贵州菜
贵州菜我吃的很少,三个贵州人感觉不错。但价格偏贵。酸汤笸箩鱼我觉得不好吃,不是很推荐。
7.簋街
簋街的饭菜,严格说来,真不算是特别好吃。前几天去大名鼎鼎的通乐就觉得味道不如以前,印象里还有胡大饭馆也不错来着,但好久不去了,不知近况如何。需要说明的是花家怡园是我一向觉得名气大而味道差的,之所以能火爆,大概还是环境好吧——在簋街环境里能有个漂亮的四合院做四季厅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8.烤鱼
烤鱼也是有阵子兴起来的,我吃过几家,觉得都很好吃,但也都差不多。所以大概这个东西也是比较容易出效果的吧。巫山烤鱼之类的连锁就应该都没问题。
9.香辣蟹
我觉得香辣蟹这个东西注定不太能流行,因为根本吃不到东西。最后都是用来涮锅吃,只是某种明目的火锅而已。吃过蟹老宋,算还行,但并不特别想再去第二次。
8.其它
总体来说,在北京,如果一个装修尚可的川菜馆,一般来说总不至于太难吃。但有的也只是当时觉得还好,过后就忘掉。比如商务川菜俏江南。有的小店看起来不起眼,假如人总是很多,也都有些道理,比如望京嘉茂地下一层的四川小吃姑姑宴。北京的云南菜在我吃来似乎水平都差不多:米线没吃到过让人惊艳的,菜味道也都大同小异。所以,北京似乎也没有太出名的云南菜馆子。
说起来最近几年,我在北京体验的多是些适合带宝宝的亲子餐厅,所以对粤菜鲁菜熟悉多了。毕竟这是更健康的方式,所以辣味菜就留着偶尔打牙祭的时候品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