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相声

(2010-08-08 09:46:54)
标签:

郭德纲

相声

德云社

娱乐

大约一年以前,有次我和一位朋友聊天时惊讶地发现,这个我认为幽默有趣,对表演艺术很有欣赏能力的朋友,居然认为相声是个无聊的东西,完全不能算艺术。我当场表现了痛心疾首,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只看过春晚的相声。诸如马三立侯宝林,她只听过几个小段。

 

我赶紧报出几个经典相声名段让她听,并放豪言壮语说:我就不信,你听了这些还能说相声不是艺术。朋友只听一两个,就对相声大为改观,承认自己以前无知无畏,对相声的评价有失偏颇。这几个段子清单如下:

 

武段子:马志明版本的《大保镖》。如有视频更佳,马志明的武活儿是真功夫。

文段子:赵振铎版本的《文章会》。

贯口:马三立版本的《开粥厂》。

群口:侯宝林,刘宝瑞,高凤山版本的《秦琼卖马》。

柳活儿:侯宝林版本的《卖布头》。

单口:刘宝瑞版本的《化蜡扦》。

 

相声大师曾经到达的高度,现如今再也无人能够企及。侯宝林天生一副好嗓子,唱和学两科登峰造极。侯宝林的京剧水平之高,让人不禁可惜他怎么没入梨园行。而学更是侯宝林的绝技,我推荐的秦琼卖马里,有侯宝林学外国人的一句英文,像模像样,十分传神。侯宝林曾特意去社科院语言专家讨教方言口音——那时已是解放后,他早就功成名就,仍然如此好学不倦,真是大师。

 

侯宝林之子侯耀文,基本功不错,且有创新能力。只可惜天生公鸭嗓,不能传承其父的优势。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侯耀文现场功力不错,但却没有太拿的出手的名段。

 

而马三立在“说”和“逗”上可谓无出其右。马三立嗓音沙哑,学和唱非其所长,但他的贯口是我听过的最能做到“举重若轻”四个字的。贯口是很长一段话,需要一气呵成,口齿伶俐,节奏清晰。演员们说这种功夫活儿时,常或中气十足,或汗流浃背,或咬牙切齿,让听者替他捏一把汗。总之就是俩字:费劲。而马三立的贯口娓娓道来又密不透风,让人听了只觉行云流水,珠玉满盘,而毫无紧张之感。而逗也是马三立天生的能力,他后期的新相声过于颂圣,难免不够有趣,还是传统相声更能体现他的抖包袱功力。马三立还是高中生,是旧社会艺人里罕见的高学历。据说最初报菜名中诸多汉人菜,马三立有次演出被人说他回民却提了禁忌之语。次日演出,马三立将报菜名菜单重新修改,全篇再无一个回民禁忌的字,真是大师。

 

其子马志明,水平不逊于其父,而嗓音条件却比父亲好得多。马志明自己编写的相声也颇有水准。但不知道是他淡泊名利,还是传统相声受众日渐稀少,马志明的名气只在相声迷心中很大,不及他父亲远矣。但我相信在相声界中,对马志明的水平一定有极高评价。

 

我对传统相声非常喜爱,相声是一门杂学,所以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民俗历史,俱有涉猎。我最初开始对京剧感兴趣,就是听了相声名家模仿的几个唱段。从那些传统贯口中,如开粥厂,报菜名,白事会,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民间习俗:如何过节,如何办白事,等等。

 

新相声也有值得一听的,如冯巩牛群的《小偷公司》。姜昆的《虎口脱险》。马季的《打电话》。李金斗陈涌泉的《武松打虎》。针砭时弊,妙语连珠。然而,自从《小偷公司》《领导冒号》基本处于被封杀状态之后,中国相声就彻底的衰落了。十几年内,一个像样的相声演员都没有出来过。较为优秀者如奇志大兵,也是近乎滑稽戏和小品,离艺术二字差得远。周立波名为清口相声,其实更像是脱口秀。以逗为主,基本不涉及“说,学,唱”这三门才艺。相声已经沦为无聊之极的末技,只在晚会上串场。让我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文工团演员们,段子老土无聊也就算了。一说我给您唱个流行歌曲,就是毛阿敏的《思念》。让人怀疑这些人和我们到底是不是生活于同一时代。

 

在众多相声迷都担心相声要彻底完蛋的时候,一个痞气十足也才华十足的郭德纲出现了。此人自从出道起就毁誉参半,对其人品我不做具体评价。但功底才华可谓是同辈中绝对的第一。

 

除了深厚的功底之外,郭德纲在“逗”这门功课上,称得上是顶尖高手。他表演能力强,同样的话他一说就有包袱。加上于谦这么一位难得的好捧哏,真是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两人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也难怪能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成就今日的名气。

 

郭德纲不但能将老相声中的包袱加入新元素,还能将时下新的搞笑方式灵活运用,如无厘头,如网络语言。而这恰是相声的灵魂。对于我这样的已经听了十几年老相声的相声迷来说,郭德纲出现简直是久旱逢甘霖——相声终于跟我们的生活同步了,再也不会一说流行歌曲就唱思念了。相声终于又能让我们笑了,郭德纲的妙语被网络疯狂转载,而不是从网上抄几个笑话到电视上拿着稿子念。德云社相声里,把LV读为驴牌,Q7称为QQ第七代,黑社会贴纹身误贴了蜡笔小新,都是与时俱进的新包袱——而我还真没听出来这怎么就三俗了。

 

我不是“钢丝”。从我一个资深相声迷来看,郭德纲的功底虽然扎实,但还未到达一流境界。他的“说”:过于强调气口,每个字都说的过重,反而缺乏韵律感。而他“学”和“唱”都有同样的毛病:唱什么都一个调,唱腔高亢有余灵动不足。仗着他天生的好嗓音倒也能技惊四座。这有点像鸠摩智用小无相功运转少林七十二绝学的意思,似是而非,不禁推敲。

 

技巧可以提高,郭德纲真正的问题是做人,觉得他虽然已经功成名就,却还心怀苦大仇深。说相声时经常会咬牙切齿地说出一句狠话,眼冒凶光,虽然解恨,也破坏气氛。他在台上用力过猛,汗流浃背,台下睚眦必报,态度强硬。我看过他和他师傅的恩怨过往,应该说,他师傅对他所做是人之常情,不过是犯了错误后将他开除。但在郭德纲这样一个从小拜师学艺,初二就辍学的江湖人士心中,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师傅也还是该护着自己。他大概觉得自己不过是占了些公家便宜,又没拿师傅家里的钱,师傅却对自己恩断义绝,扫地出门。郭德纲对师傅怨毒颇深,甚至成名后撰文讽刺,其中很多内容,我看了都觉得应该是虚构。

 

逐出师门后,郭德纲背水一战到北京卖艺,完全走上了旧社会艺人跑码头的道路。吃苦受累都经历过,人情冷暖都品尝过,郭德纲终于成了角儿。他多次说过:什么叫角儿?就是能让养活整个班子的人吃上饭!

 

郭德纲是如此的江湖心态,把德云社弄得像一个旧社会的戏班子。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李鹤彪因他打人,他态度强硬力挺爱徒。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红了之后不愿意再忍气吞声,声称做人要保持狼性。可社会不是他的江湖码头,对手也比普通流氓难对付得多。几天之内,心爱弟子退社,三大创始人之一退社,剧场遭遇停业整改,节目全部暂停播出,音像制品在各大书店下架。德云社重创,这出戏还不知道如何收场。

 

遥想几年前的冬天,我和老公想去德云社听相声,可惜一票难求,未能如愿。后来有次去前门,在广德楼看到门口贴着德云社演出的水牌,进去听了一场。那时候何云伟还远没有今天的名气,和李菁俩人攒底说《大保镖》。词儿错了几次,身段也不行,让我听得连连摇头:这样的水平也攒底,可见德云社还就只郭德纲一个人能看。现在何云伟的水平较之那时可谓突飞猛进,果然是一个说相声的好苗子,也果然为大众喜闻乐见,也果然就无需依靠老郭这棵大树了。关键时刻何云伟跟郭德纲划清界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但居然周六的星夜故事秀还是没了何李二人的踪迹,不知道北京台是不是嫌他们划清界限的动作还不够快。

 

郭德纲有大师的潜力,但没有大师的心态。虽然郭德纲并不能振兴相声,但至少他让大家看了点希望。郭德纲总讽刺相声界,好像他受了多大的委屈。现在不知道他是不是觉得相声界其实对他还不错?他讽刺姜昆,姜昆不置可否,批评也未点名。他毁谤师傅,师傅愤怒之余,还是肯定他人聪明有才华。侯耀文更是不顾舆论,收他为徒。说到底,相声前辈们,还是怕相声完了。

 

郭德纲最让相声迷感动的一句话是: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可既然如此,老郭你又何必生那些闲气。说是养活班子,可角儿一时意气,被打倒斗臭,班子又如何养活?说是爱相声,但假如全面被封杀,以后演出都得不到批文,又怎能将相声发扬光大?

 

事已至此,希望老郭变不利为有利。前阵子他买卖太多,四下开花,相声已经显得精力不足。正好借此机会,在家闭门修炼,好好沉淀一下。一边努力创作新段子,一边四下走动关系,努力让这阵子封杀早点过去。说到底郭德纲也没犯法,天天说他三俗,人家在电视上也没说荤段子。以后吸取教训,退一步海阔天空,至少,相声迷们还是愿意买你的票——可怕就怕,连票都不让买了。

 

我爱相声,所以这次我挺老郭。也期待老郭痛定思痛,从此做人方式有所改变,真正给相声带来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约上牌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