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波

(2010-07-07 11:15:59)
标签:

孩子

游戏场

争执

家长态度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昨天和闺蜜骨头相约,带着秧秧和豆豆去爱乐游。玩儿的正开心,场中有两个家长吵闹起来。后来又动手,最后叫了警察。起因真是鸡毛蒜皮:一个小混血抓了一个小男孩的脸,抓出了红印。小男孩的妈妈急了,训斥了小混血。小混血的妈妈也急了,说“你凭什么说我的孩子?”。小男孩妈妈说“你不管教孩子,我就来替你管教管教”。两人遂口角起来。小混血的妈妈大概是看自己孩子没吃亏,有几分得意,一直说“小孩子怎么打都没事,大人就是不能掺和”“打你的孩子就活该”“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之类。小男孩的妈妈气不过,就把手里的塑料袋纸片之类向对方掷去,双方就动了手。

 

最终小混血妈妈叫了警察,又叫来了她的老外老公。爱乐游叫了商场保安,保安不明所以,只得扣住小男孩妈妈不许离开,说一切等警察来了再说。小男孩妈妈孤身一人,也没带手机,当时已经8点多,孩子也困了。她就有些后悔,想跟小混血妈妈道歉,但对方理都不理,扭头就走。

 

这期间,小混血一直哇哇大哭,小男孩倒已经把刚才的事儿忘了,又想进去玩儿。我们一众家长在旁边,都想带孩子离开这是非之地,但小恶魔们只顾进去玩儿,根本不理会方才的发生的一切。

 

我们看小男孩妈妈一个人也挺不容易的,就跟她说:不管怎样,先给家里打电话,把孩子先接回家。她很犹豫,说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出来也没带手机。旁边一个妈妈借了她电话。保安头头是个北京人,在旁边指挥保安看着当事人,那个借手机的妈妈就过去训斥他,说:“你看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为什么不让她回家?你们这就是帮着外国人欺负中国人!”

 

保安头儿一听也急了,嚷嚷起来,我赶紧劝解说:您别生气啊,她的意思就是说其实真没必要叫警察,挺小的一件事儿,闹得大人孩子走不了。

 

保安头儿就跟我倒开了苦水:我也有孩子!我孩子刚两岁!您说我有什么办法?对不对?租户打电话,我们能不上来吗?这位报了警,我们能不管吗?她愿意打抱不平,她可以等着当证人啊!她说我们算什么呢?我这么晚了,没法下班,您看我这一身的汗……

 

我说:你还不如晚点上来,趁乱假装没看住,让那位走了得了。这位一走,那边也就不闹了。

 

保安头儿说:您说的容易,她走了,这位跟我们商场闹,我们受的了吗!

 

我想想,倒也是,看小混血妈妈连对方道歉都不接受,显然是一心要把事情闹大。到了派出所,没准儿她还是外籍,肯定不会吃亏,也确实有恃无恐。她一上来先把孩子交给跟着的姥姥,然后轻身上阵跟对方厮打。保安一来马上大喊对方打了我的孩子,又抢先打电话报警,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一看就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人,保安的担心也的确是有道理的。

 

我也没辙,有心去劝劝小混血的妈妈,可我也一个人带着孩子,老公今天回来晚,不敢招惹是非。正好小男孩的妈妈在旁边跟我们讨公道,说:你看,她倒有理了。我就劝她说:其实虽说那孩子抓了你家宝宝,终究一个小孩,能有多大的伤?现在这样,孩子也受罪。以后你儿子上了幼儿园,这种事儿多着呢,有时候你都看不见,不也没法计较吗。你一个人带孩子,人家好几个人,下次遇上事儿,忍忍也就算了。你也别急,一会儿家里人来了,先把孩子接回去。一会儿去派出所也没事,你们又没打出什么伤。

 

小男孩妈妈点头,又说:我这个孩子,就是不认别人,非要我抱。

 

这时几个妈妈走过来,大概都是看小混血家里来了老外,顿生一致对外之心,给小男孩妈妈打气说:不要怕!跟他们诉讼!他们外国人不是喜欢诉讼吗?

 

但说归说,妈妈们也并不能留下当证人,好多妈妈都是一个人带孩子来爱乐游的。而且,后来警察来了,问两句就说上派出所做笔录去吧。小男孩爸爸带着奶奶或姥姥来了,把他抱过来。可那孩子一看妈妈走了,立刻嚎啕大哭起来。

 

最终事情如何解决,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小混血的妈妈占了上风,但小混血却受了惊吓一直在哭。小男孩的妈妈先动手,但也令自己的家人孩子担忧。

 

其实,当孩子在游戏场总体处于弱势的时候,有一部分矛盾本是可以预防的。所谓孩子挨打,也不是那么难以避免。我的经验是,那种心存恶意喜欢欺负弱小的孩子,在动手之前都会看一眼周围。但当他们看到我警惕地看着他的时候,都会放弃攻击秧秧的念头。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爱乐游,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不玩儿却四处打量,眼神凶狠。他打量了当时还一岁多的秧秧和猫猫一番,发现都有家长跟着。就在游戏场转了几圈,找到一个五岁左右家长不在眼前的孩子,使劲儿打了起来。直到那孩子家长蜂拥而至,他才迅速跑掉了。

 

有时候,在沙坑这种比较小的场地时。如果我发现场子里有个恶意攻击型的孩子,我要么离秧秧坐的很近,要么干脆坐在秧秧和恶意孩子中间。而且,我确实从没见过那些孩子会主动攻击大人或者明显高大很多的孩子,而他们的攻击行为,99%在看到旁边警惕的家长都会放弃——说明他们也并不是真的像他们家长描述的那么天真烂漫。

 

秧秧现在两岁半,本来也算是小宝宝,但因为幼儿园上的早。在游戏场还挺有些处世经验的。我发现她已经学会了判断和躲避,也学会了避免矛盾。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坐在场边,只是不让她离开我的视线。这样既可以让她自由的玩耍,也可以观察她的成长。

 

小孩子在游戏场里争执是常有的事,对于低龄宝宝来说,也的确称不上吃多大的亏。确实,游戏场总有些孩子年纪虽小,下手却很重。而对方家长总是自己孩子打别人时装聋作哑,一旦被打了或者对方家长阻止了就跳出来。对于这种事儿,我觉得避而远之是唯一好的方法。避而远之,既避免了矛盾的发生,也避免自己的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要知道一个举止粗野的孩子背后,必然跟着一位不明事理的家长。对于这种人,讲理是没有用的,带着孩子离开是最好的办法——除非你能确定你能比无赖更无赖,否则还是放弃和无赖一争高下的念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苦夏
后一篇:闲话征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