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升学报名难对策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最近我遇到很多家长,都在为了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儿着急:眼见着又一年报名过去了,自己的孩子幼儿园还是没有着落,不上吧,孩子一天天大了。上吧,报不上名怎么上?
我来谈论这个话题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也并非如此,当年秧秧一岁多就去幼儿园,选择余地很小。好多幼儿园根本连报名的可能性都没有,整个望京地区,也就区区三四家愿意接收。其中一家还只能半日班。
我当时很幸运,秧秧进的这家幼儿园刚开园,知道的人还不多,加上园长看秧秧会走会吃东西会讲话,虽然连一岁半都不到,也法外开恩破格录取我们了。当时我就跟老公说:真没想到,这么好的园居然想上就上,还不贵(每月3000全包括)。而假如现在再想去,不但要2岁以上,而且还必须是该园所在的社区居民,而且学费也每年长了一万多。有时候我开玩笑说,都是因为秧秧去了以后我的大力宣传啊。
玩笑归玩笑,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第一个要诀:赶早不赶晚。如果你家附近有条件不错,价格合适,可以接收你宝宝的幼儿园。就是觉得孩子还有点小,也建议先送进去再说——以现在的状况,恐怕这样的园很快就要人满为患。像秧秧同班的硕硕果果妈妈,就很有远见的在硕果不到两岁时,听了我的介绍先把这对双胞胎送进了这家幼儿园。硕果入园以后进步巨大,妈妈也得以重回工作岗位。关键是,如果妈妈再等几个月,一定要满了两周岁再送,别看差几个月,情况就两样啦——秧秧和硕果都是金猪宝宝,要是赶上金猪宝宝入园的大部队,进幼儿园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现在,这家幼儿园已经由秧秧入园时的1岁半符合条件就收,改为两岁以上才收,而且还只收本社区的宝宝。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第二个诀窍是,锁定目标,表达诚意。
秧秧到了9月,我会给她转园。大家别误会,她现在的幼儿园我很满意,但是离家有些远,开车要15分钟。现在每周一天限号,对于我们送孩子上幼儿园真的影响太大了,早高峰经常半天打不到出租车,公交车又没有直达的,都要走很远。赶上雨雪天气就更艰难,工作忙的时候老人也不方便帮我们接。
而我家楼下的幼儿园,不但可以业主价格优惠,而且离家非常近,硬件设施理念也极佳。当初是我们第一首选,可他们不收低龄宝宝。本来我已经放弃这个幼儿园,打算让秧秧就在目前的幼儿园上到底。可这每周一次的限号弄得我焦头烂额,正好秧秧今年又到了年龄,还是决定努力一下。
这家幼儿园因为条件出众,名额很少,不愁生源,所以很难报名。我们几家常来往的邻居堪称组成了报名小分队,隔三差五打电话咨询,互相交换信息。一开始我们得到的信息居然都各不相同,报名时间的版本之多,简直怀疑幼儿园在玩儿无间道。但我们持之以恒,还亲自去幼儿园问了好几次。渐渐的,老师也熟悉我们了,我们也知道哪个老师负责了,最后算是获得了准确信息。
因为不缺生源,这家幼儿园的报名处于半公开状态,也没在园门口贴告示。只有我们这些严盯死守的家长才知道。所以报名那天其实人也没有特别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那天报名。等有些家长闻讯赶来,真是黄瓜菜都凉了。而我们几个只是起了个大早,就顺利的拿到了号,报上了名。比起提前几天雇人支帐篷排队的那些家长,只是六七点去排队也就不算辛苦了。
第三个诀窍是:曲线救国,不必一次到位
但是很多地区,孩子非常多,好幼儿园非常少,公立园一个个拽的不行,根本没可能。这样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勿求一次到位,可以曲线救国。比如周围也许有个幼儿园哪儿都好,可以接收宝宝,就是贵点,我觉得可以让孩子先去。进去以后可以再多方运作,寻求转学的机会。现在是生育高峰,分分钟都有新的幼儿园成立,所以也不用特别着急。比如望京今年就一下子开了好几个新幼儿园,其中不乏较有名气的连锁园,好多妈妈说,早知道不那么着急给某某园交钱了。所以,有市场就会有商家,先保证孩子有幼儿园上,然后再找机会换。
特别是有些全职妈妈,可以考虑先送孩子去昂贵而比较好的幼儿园,觉得经济压力大,完全可以出去找个工作,至少可以把公立园和私立园之间的差价赚出来吧?这样压力就缓解很多了。
第四个诀窍是:先上车,再提速。
还有的幼儿园,对年龄控制特严格,一定要三岁入园。自己家的宝宝两岁11个月,居然硬是不收,告诉说明年再来。很多女孩的妈妈就格外发愁,等明年吧,这女孩子晚一步,将来再多念几年书,不明摆着要当剩女了吗?
这个问题上小学也很多,就差那么两三个月,就要耽误一年。偏生自己的孩子长得高,智力发育好,怎么看都应该早点“进修”,简直是愁死人了。
这种状况确实让家长心烦,但办法还是有滴:那就是晚一年就晚一年,进去以后再跳班。先进了幼儿园,再跟老师校长沟通就容易多了。如果你的宝宝确实方方面面远超同龄孩子,稍有机会,跳班一两级不在话下,绝对比你大海捞针一样到处走后门靠谱——就算走后门,你也更有针对性些。
从小到大,跳班的孩子真是太多了,我觉得这件事儿在操作上肯定不是很难。所以在年龄这个问题上,咱用不着太着急,先上车,再提速,肯定有办法。别一门心思想着让人家网开一面,毕竟咱们大多数人无权无势,而且人家也难做。
说来说去,我这四招意思也都差不多。就是不要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也不要给自己的路线限定的太死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非要一次到位,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很低。在此我可以举一个看似无关的例子,希望给妈妈们一点启发: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朋友,高考失利,上了个很普通大学的二级学院,学了冷门专业机械。毕业后先到某IT公司先做质检,月薪1000多,待遇仅比工人略高。工作一两年,有了人脉,跳去一个小IT公司,先做技术,后转研发。现在,这位朋友在深圳诺基亚总部,收入不菲,地位稳定。而她的职位,是很多名牌大学的硕士生的目标。
其实人生诸事莫不如此,只要你向着目标迈进,总会越来越接近你想要的。何必因为不能一次到位,就索性放弃整个计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