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间在哪里

(2010-06-03 10:00:23)
标签:

时间

安排

精力

效率

育儿

我常被朋友称为“精力充沛”,好像我每天干了多少事情似的。甚至有人问我:你的时间都从哪儿来呢?你怎么每天能做那么多件事呢?

 

我想了想,好像我也没做很多事情,每天都觉得啥都没干呢,一天就过去了。我每天基本上就是送老公孩子上班上幼儿园,写博客,画图,去超市,做饭,晚上伺候孩子到9点多睡觉,再酌情做点事情:画图,上网,写东西,或者跟老公一起聊天看电视。

 

有时候需要开个会呀,办个事情呀,就基本上只剩下画图和写字的空儿了,菜没买到,晚饭胡乱吃。好在做饭日子久了,随便凑合凑合也是一顿,何况还有那么多餐馆。

 

虽然平常都感觉每天没干正经事,但日积月累,似乎我的效率还可以。孩子自己带,一年有几个建筑项目,每天写博客,捎带着出了一本书。抽空给报刊杂志写点小文,给某些出版社攒几本书,也挣了几个零花钱,周末还常带孩子出去郊游旅游。我们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吃我做的饭。这么一看我还挺充实的,不禁自己也觉得确实日子没有白过。

 

我常恨自己精力不足体力不够,还属于睡眠时间偏长的人,每天理想睡眠时间要9个多小时。我还很没有爆发力,不管工作多累,到了时间就要吃饭睡觉,否则就哈欠连天萎靡不振饥肠辘辘浑身无力。我唯一的好处是,工作的时候随便吃什么饭都行,但一定要吃。工作状态中每天睡7个小时也行,但一定要睡。我见过很多真正的工作狂,每天都活的像打了鸡血一样,四处奔波同时处理一万件事。连续48小时不睡觉,开起会来照样红光满面。关键这些人还打心眼里喜欢这种生活,不让他们工作就六神无主手脚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

 

跟这种人比我自然差的太远了,我觉得这差距已经不是纯用“决心”“毅力”能解决的了,属于生理范畴。我记得有次跟秧秧一个同学家长吃饭,她也是全职妈妈,听说我每天中午出去吃饭,就很羡慕说:我都没空出去吃饭,经常不吃了,下午吃点零食就行了。我好奇问:那你都忙什么呢?她说:随便看个电视剧就到下午了呀。

 

我顿时想起女博士常说:随便看个美剧就半夜了。的确,看电视是个杀时间的爱好,特别是看电视剧。我是个极少看电视剧的人,去年就看了奋斗,潜伏,今年还什么都没看呢。看了几眼手机,三国,其实觉得也还能看。但中间一放广告我就去忙别的,结果忙忙叨叨的就忘了往下看。那些美剧经常听朋友们讲,也觉得一定很好看,总想着等有了时间就下载来看看。可到现在,就只看了几集老友记——对,你没听错,就是著名的早就完结的了简直是上世纪经典的老友记。我就只看了最开始的几集,勉强分得清那六个人,但记不住名字。

 

我还很少买衣服,大约1-2月左右集中逛一次街,现在可以称之为逛一次ZARA和HM。因为便宜,而且好看,关键是款式风格型号很多,更新也快,总可以买到期待的,所以它们万般的质量差我就忍了。而且,我买衣服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想好了大致要买些什么,所以直奔主题,试穿以后就可以决定买不买了。而我买衣服的原则也是简单搭配,各种百搭,各种简单,所以出门也不用花很多时间,根据天气心情随便拿起一套穿上就好了。

 

我还不打游戏,以前上班的时候,赶上任务不忙的时候,我在办公室也玩儿过ZUMA五子连球一类,但后来就改成码字了。到现在我的电脑上什么游戏也没有。我上网也不多,每天除了看看微薄,写写博客,回复一下评论,大概一两周才去一次天涯八卦。我微薄关注的人也很少,不是我耍大牌,是怕关注多了每天花的时间太多。

 

我也不化妆,甚至不护肤。一年做不了一次面膜。其实也想着应该保养下的,但就是忘了。我有很多同龄的朋友,每周都要拿出特定的时间去美容院,去做发型,加上每天都要化妆,当然时间就不够用啦。

 

时间就那么多,此处分配多了,彼处自然就少了。对我来说,上午是最宝贵的,因为此时家里只有我,而我精力最充沛。所以上午必然是用来工作了。中午饿了也困了,去吃个快餐,超市买点菜,也休息了,也活动了。回家收拾一下屋子,做点琐事,把晚饭内容安排好。有时候老妈来了,陪老妈聊天,说会儿话,就该去接老公孩子。而晚上就那么点时间,码字画图很重要,睡觉也很重要,于是中间的护肤就被牺牲掉了。想起来的话抹抹精华液,就觉得很对得起自己啦。

 

我其实不喜欢挤时间做事,因为我受不了太紧张的感觉。我喜欢匀速而非高速的做事,所以就慢慢地安排好要做的事情。比如做饭,如果我偶尔精力充沛,也可以见缝插针地同时三四个热源一起开工,这边煲汤那边烤箱,煤气电磁炉全上,几十分钟做出一桌子菜。但天天这么干我可受不了,与其做一次高效饭菜累个半死一周都不想做饭,不如还是每天慢悠悠一个小时做四菜一汤——当然,最近仍在总结思考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的课题。

 

所以时间从哪儿来呢?要我说,就是从安排里来——时间不在此处,就在彼处,看你怎么安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