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建筑梦想

标签:
安藤忠雄建筑梦想房产 |
周六去听了安藤忠雄的演讲,安藤忠雄是偶像级建筑师,我上学的时候他尤其当红。他最传奇的一点是他根本没接受过建筑学本科教育,甚至他没有本科学历。他当过货车司机,职业拳击手(23战13胜3败7平)。在演讲会上,他说:我很早就确立了当建筑师的梦想,于是我开始去了欧洲,到了欧洲我想,既然都到这里了,不如再去非洲。就这样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游学世界,回来就开了自己的事务所。
一开始根本没有活儿,安腾忠雄是大阪人,他就画各种大阪市的规划,然后去市政府投稿——这行为听起来有点像农民去信访办的意思。安腾忠雄说:大概全世界的领导都不愿意接受年轻人的建议,所以我的建议从来没有被采纳过,到了后来,市政府的人对我说:求求你不要再来了……
然而,这些骚扰市政府的草图中,有一张被三得利集团的老板看到了(我想,没准儿哪位职员随口说起这个青年怪人,引起了该老板的注意),很感兴趣。于是他约见了安藤忠雄,赞赏他的个性和想法,问他是否有兴趣做一个博物馆。但在此之前他想看看安藤忠雄以前的作品。安腾说:那个项目三万平米,当时我接过的最大的项目才300平米。唯一建成的是一座50平米的住宅,于是我硬着头皮带他去看了。那是一所很不好用的房子,基地很小,一边是厨房和厕所,另一边是卧室和入口,中间有个小小的庭院。下雨天气很冷的时候,这家人晚上上厕所要披衣打伞去上厕所。因为院子太小了,排水也很糟,下雨的时候坐在餐厅吃饭,雨水会漫过脚面。但是,拥有自己的院子是那家人的梦想,所以我一定要帮他们实现。
三得利老板参观完,只说了一句“真是很奇怪的房子啊。”就走了。安藤忠雄以为此事无望,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任务邀请。三得利老板说:我觉得这是一所很有勇气的房子。
这座有勇气而不好用的古怪房子,就是著名的住吉的长屋。它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赏,并在世界建筑界备受好评。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接待过的最疯狂的业主,大约是一位流浪汉,他只有25平米基地,要在这里盖一个房子,拥有层高很高的画廊,层高很高的工作室,要有大浴缸,要有咖啡室。而且,他很穷,他没有经费。此人走进事务所之后,空气中弥漫着可疑的味道。但最终安腾帮他实现了梦想,做了高高的工作室,用高高的楼梯间做画廊,如果看画的人多占据了楼梯间,流浪汉先生可以从墙上爬梯爬下来。对于浴缸和咖啡室,安腾将他领到附近的浴室和咖啡屋,说:我觉得你在这里洗浴喝咖啡,然后买鲜花回家,不是更好吗?
渐渐地安藤忠雄赢得了各种造古怪房子的机会,他还有个费力不讨好的习惯,就是做方案的时候,顺便把周围全给规划出来。得到三得利博物馆的项目后,他在毫无委托的情况下把旁边市政府的地,甚至海里国家的一些建筑都规划进来。更神奇的是,最后居然这些地方都同意按照他的意思施工了。当漂亮的广场做好以后,安腾又突发奇想,建议政府买三只海豚放入门前的海湾,这样就会吸引全世界的人来观赏。他遗憾地说:可惜他们还是没有勇气花这笔钱,这里如果再有三只海豚就好了。
他在做著名的六甲山住宅时,又把周围都规划进来。当他拿着图纸找那块地主人的时候,人家无情地把他轰走了,说:这块地上还有房子呢!你让我们拆了重盖?几个月后,阪神大地震发生了,安腾忠雄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曾经拒绝他的业主的电话:现在咱们来谈谈你的设计吧。有趣的是,周围要重建一个医院是当地黑社会的据点,业主对安藤忠雄说:既然你做过拳击手,那么再好不过,请你去和黑社会谈判吧。安藤忠雄找到黑社会,对方说:既然是你来做这个方案,那么我们就还是走吧。他说到这里全场大笑,也不知道是黑社会也欣赏这位有勇气的建筑师呢,还是黑社会怕了这位疯狂的建筑师。或许,二者皆有吧。
安腾忠雄说:机会从来都不会凭空掉下来,总是你有了准备才能抓住。我当时是个没有学历没有资历的年轻人,我必须努力向前,才能争取一次次的机会。所以我免费做设计,做好之后,再跟人家谈。
安藤忠雄还提到他所建造的一座寺庙,他说:一般来说,提出一个方案,会有30%的反对,30%的人同意,30%的人说无所谓怎样都行。而我这个方案,得到了百分之百的反对,所有人都说,这绝对不行,寺庙怎么能没有屋顶呢?
安藤忠雄设计的这座山中的寺庙,没有传统寺庙的象征权力的大屋顶,而是从一个圆形的莲花池中走下去进入寺庙。被一致否决的安藤忠雄不服气,找到了掌管此事的高僧,没想到高僧却很喜欢这个方案,认为符合佛教的奥义。有了高僧的支持,形势立刻不同。第二次会议上,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个好方案,年轻的安藤忠雄不服气地问:上周你们不是还说这是个糟糕的方案吗?而众人的回答也令他叫绝,大家纷纷说:没有呀,是你记错了吧?
开幕那天,来了很多和尚,大家心情都很糟糕,看不上这个没有屋顶的寺庙。安藤忠雄为大家展示了一副当时的照片,一个和尚皱着眉头看水池里的莲花,走下阶梯进入教堂。安藤忠雄欢快地说:看看这张照片,就知道我当时获得的是什么样的反应了。
然而,这座空间极为纯粹的寺庙在之后游人如织,不得不收起门票来。几个月后阪神大地震发生,震中就在寺庙旁边,安藤忠雄说:我想,难道是因为寺庙居然收门票,亵渎了神灵的缘故吗?
这座被众和尚皱眉厌恶的寺庙,就是著名的本福寺水御堂。对此安腾忠雄总结说:年轻人的意见常常不被中层领导接受,不过大家可以试着再去找更高层的领导,也许就会被接受了。
我非常非常喜欢安藤忠雄的故事,因为这故事给了我勇气。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好像过的比谁都累,我总是选择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了孩子之后,当初万般许诺帮我带孩子,保证我事业不受影响的公婆,发现原来他们自己还有很多想做要做的事情,即便是每天帮我监督保姆也是做不到的。其实我如果坚持不肯辞职,大概他们也能皱着眉头替我带孩子,而我也得以做个体面的主流的建筑师,而不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边缘人物。但我选择回到家里工作,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而且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在家里工作也会慢慢有前途。但辞职在家以后我发现压力比我想象的大,比如老公抱怨我不肯叫钟点工来打扫卫生,公公说我不肯收拾屋子。我确实在各项家务中,觉得衣服不能不洗,饭不可以每天都不做,孩子不能不管,我还要找时间写东西画图,所以最后我总没空收拾屋子。我每天充其量只有四五个小时可以工作,叫一次钟点工,进门先交代半天。刚写了没几句,画了没两笔,钟点工就问东西在哪儿,这个扔不扔,请你出来一下,这间屋子该擦了。而且钟点工水平良莠不齐,我又没有时间一一监督,老公回到家,就说我不会管人,这阿姨做的真糟糕,你怎么不看着点儿。
在家里工作,别人就觉得你没工作,独立建筑师在中国根本就是不入流的笑话,等同于接私活的。同学聚会的时候,问我做什么,我说想做独立建筑师,从住宅开始做。只有一位同学表示赞赏,说你有想法,其余诸位都说:咳,不就是干私活接装修了吗,说那么好听干吗。
身为自由职业者,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不管是写作还是建筑设计,不管时间有多苛刻,报酬多么低廉。春节前为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书稿累到颓,还得打起精神安排春节带秧秧玩儿。老公对我说:下次你别费劲了,挣几个钱啊?我答:我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业余写手,现在好容易混到有稿约了,我再耍大牌,以后哪儿还有机会。那么多学中文的还没有稿子写呢,我有稿约就已经很不错了。
建筑的活儿不好接,我帮别人做过小花园,做过装修,从头到尾,每一个节点都是我自己画,牺牲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周末。我从中得到的收入根本不能和我付出的精力相比,但金钱之外的收获是巨大的。工作期间,甲方总会觉得我很有几分讨厌,因为我每天都在跟施工队打架,逼他们做出我要的东西。我还会中间改设计,因为突然又觉得也许那样更好一点。有一个施工队当时恨死了我,说我天天提无理要求。但最后全部做好以后,那个工头说:没想到,这效果还真是好,其实做出来也觉得没那么难,就是以前没这么做过。你还真行,要不你开个公司,带我们干吧。最近帮公婆画装修图,我总不愿意交图。公婆家户型不合理朝向很差,且几乎全是承重墙基本没有改动余地,想要满足功能要求又做出精彩的空间难度很大。所以我才觉得更是挑战。其实普通的中规中矩装修图我早就画完了,还能保证做好以后所有来宾都觉得不错。但我就是不甘心,我总想让这个设计有精彩之处,总想挖掘出空间的最大潜力,我不愿意画个平庸的东西就开工,总觉得那样是自己的失败。
到现在,无论谁,请教我装修上的事情,只要有时间精力,我都会无偿帮人家出一个草案。如果觉得对方家里有改造潜力,主人想法有意思,还恨不得追着人家要给人家设计。有时候我也会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反思,我是挺傻的,画这些东西一分钱都没有,还要被家里人抱怨天天不知道忙些什么,连个钟点工都没时间叫。要知道,咱们中国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天天瞎折腾的人。而我,好像天天都在瞎折腾。我写作也好,建筑设计也好,一开始都很艰难,很久才能接到一个稍微赚点钱的项目,挣的钱不但跟老公没法比,就是跟自己以前也没法比。于是所有人又都觉得,你这也好算事业,不过是家庭妇女的一点消遣。如果家务都做完了,你消遣一下随你去,没做完,你有什么脸面写这些不赚钱的博客,画你那些报酬低廉的图纸?
安藤忠雄这次演讲,是我于百忙之间挤出时间去听的,之前还犹豫万分,要不算了吧,太累了,又让公婆觉得我不给他们弄装修的事儿,还去听什么讲座。不就是建筑理论吗,自己抽空看看书也是一样,他的作品我都看过那么多遍了……但之后我觉得收获颇丰,因为我惊喜的发现原来这位大师曾经跟我这样相似:追着人家免费设计,接看似极不靠谱且没有前途的小工程。以前听安腾的故事,我总以为,他大概是去某个事务所当绘图员,蛰伏十年学习经验慢慢自己单干。现在才知道,他是如此有勇气的开始,如此疯狂的坚持。
我常常觉得自己仿佛本可以过的更轻松,却被自己搞得很累。听了安藤忠雄的讲座,也许我也可以说,虽然我的才华魄力都比安藤忠雄差很远,但我也想坚持自己的小小梦想。可能我有点迂回,有点折衷,有点妥协,有点让步……总之,我的脚步似乎有点慢,信心也没那么足,目标更是称不上高远。可是我相信,只要不断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即便是脚步没那么快,也总能越来越接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