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肠胃适应力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我似乎天生一副好肠胃,从小到大闹肚子的次数以个位数计。最彪悍的一次是7岁的时候几家人去青岛玩儿,一起在街边吃羊肉串。当晚全体老小都闹了肚子,只有我没事。但人老了自然胆气下降,20岁以后的某一天,我突然就看着路边摊开始含糊了,居然从此讲究起吃饭的环境来。吃遍各地路边摊的神勇不复存在矣。
虽然我退化了,但可能之前太彪悍,当了妈妈以后还是显得很豪放。从怀孕时起我就不忌口,照吃不误,只不过戒了酒,咖啡,生鱼,绿茶减量而已。那时候天天有人念叨:你别吃海鲜啊。寒啊,胎儿过敏啊。。。等等。我都嗤之以鼻:身为一个几天不吃海鲜就难受的、好歹也算是一半大连人的、有鱼不吃肉有螃蟹不吃鱼的海鲜爱好者,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对海鲜过敏呢!
秧秧很小就带她出去吃饭,最初总是我们点菜,给她单独带点我做的食物。但很快我发现秧秧其实也能吃点餐馆的东西。她9个月的时候我组织过一次5个家庭的宝宝聚会,去一个农家乐。中午饭桌上有一个特色自制豆腐,没油没盐热乎乎直接可以吃。典型的卤水豆腐,很香。结果不仅是秧秧,所有小恶魔都对整个豆腐特别喜爱,一个个吃的兴高采烈,对家长们专门为她们带的饭菜看都不看。一开始我还想什么植物蛋白不好消化提心吊胆了半天,回家以后秧秧什么事儿都没有。
那天我精心准备了在家里秧秧很爱吃的烤蛋挞芯,哄了半天她就只象征性的吃了几口。把食欲全留给那个没放任何作料的白煮豆腐了。还喝了好多棒碴粥。
从那天起我就觉得可能小恶魔的肠胃并没我想象中那么脆弱,下次再带她吃饭就试试多给她尝试一点。现如今什么中餐西餐沙拉海鲜寿司火锅,秧秧全都吃过了。庙会时秧秧也抱着鸡肉串啃,胡同游的时候买个小米煎饼全家一起吃。在同龄宝宝里,秧秧肯定是吃东西不那么靠谱的,但也确实是比较少闹肚子的。现在周末出去吃饭,秧秧的意见已经非常重要,有时候她要去万龙洲吃大虾,有时候她要去小肥羊吃火锅,也有的时候她想去西餐馆吃餐后蛋糕——秧秧已经熟悉很多种菜式并且能拿着菜单点菜了。
又想想自己小时候,也确实从小相当不讲究。以前我夏天都直接喝自来水,这个习惯大概到了高中才慢慢改掉,也是突然间发现周围人原来都不喝生水,渐渐自己也想可能生水确实不那么安全。小学时候有次去山东在宾馆遇见一家人,那个妈妈特别注意卫生,说她们家水果都用洗涤灵洗了再削皮吃。现在这样做的人很多,但当时恐怕还算是异类,大家都是洗洗就削皮,或者洗洗就吃。这家人看我们什么都敢吃就羡慕地说:我们家的人都是一天到晚闹肚子,什么都不敢吃。到现在我也想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他们太讲究了降低了抵抗力呢?还是因为抵抗力低不得不讲究?
但现在看秧秧的成长也许有了答案,我周围也是那些平时什么都吃点的宝宝不大闹肚子,而被家长保护的很好从不乱吃东西的闹肚子比较频繁。大概确实肠胃也是有潜力的,需要我们给它们点发展的机会。
当然最后我还得说,带孩子去餐馆,一定要选择人少卫生等级高的餐厅。我之所以总带秧秧去麦当劳吃早餐,就是因为早餐是那里人最少的时段。而且尽量为宝宝自带餐具,虽然很多餐厅会提供儿童餐具,但经我观察儿童餐具消毒洗涤反而未必那么规范。从我每周带秧秧出去吃早餐一次的行为来看,我有点带秧秧吃垃圾食品的嫌疑。但我总想着垃圾食品完全避免也不容易,那么去麦当劳高兴的吃一次薯条总比在家吃薯片好,去永和吃小馄饨总比在家吃肉干好,去西餐馆吃个现做的蛋糕总比在家吃袋装的点心好。而且餐馆很多东西是自己在家不方便做的,又装在漂亮的盘子里,有时候在家不肯尝试的,到了外面可能就会接受。只要点菜的时候注意一下健康问题,偶尔去几次餐馆,我觉得对孩子的吃饭习惯产生的是良性影响。
美食是一种乐趣,只是有时候这乐趣与健康指数成反比。不过没关系,反正我家里的饭菜健康积分充裕,去餐馆吃饭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用掉一些富裕的健康积分来换取乐趣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