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等待晚餐杂谈 |
以前我们住在老妈旁边,每天晚上去她那里吃饭。听起来很幸福吧?其实压力很大。因为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再加上路上堵车,常常搞到8点才到家。有时在公司正忙得不可开交,老妈打电话来,一听说我要晚点回来,立刻怒气冲冲地把电话挂了。而有的时候,我出门时间尚可,可是公交车左等右等也不来,或者一路上堵车严重,车上又都是人,站立都不稳,更别说给老妈打电话了——而且对于给老妈打电话我也有点怵头,因为她听见我回家晚常常生气。
后来我们买了房子,搬离了老妈的管辖范围,但这情景又重现了,只是角色换掉了——在家里等的是我,回家晚的是老公。当有一次我忍不住对老公说“饭都凉了”的时候,突然发现这话很耳熟,恍然大悟这是以前老妈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于是我瞬间就警觉起来,立刻开始反省自己:你怎么也开始有怨妇心态了?
我当时生气的原因,想必很多女人都经历过。
有惋惜——做好了饭菜看着它凉,宴席在巅峰时期没有被吃掉。
有挫败——想让他一进门就吃到刚出锅的饭菜,却只能让他吃凉的饭菜或者热过的饭菜。
有失落——我积极地准备了晚餐,对方却没有同样积极的早早回来吃。
有不平——等待别人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总觉得自己处于某种劣势。
有烦躁——有了小宝之后,迟迟不回家的爸爸会让小宝因为饥饿哭闹起来,但让小宝先吃了全家就不能一起吃饭了。
有饥饿——我既然选择此时此刻将饭菜做好,自然是这个时间我想要吃饭了。
这些感觉加在一起,一个基本的怨妇情绪就形成了。而怨妇心境是我生平最怕的东西之一,它会让人变得不可爱,不大方,失去理性,失去自我,失去快乐。
所以我针对自己的情绪,做了个自我答复。
别惋惜——日常晚餐而已,有必要那么精心吗?搞得对方还得如临大敌拼命早早赶回家,自己也累,人家也累。
别挫败——他既然回来晚了,晚饭就推后好了。回家晚还想进门就吃新鲜饭菜,你老公没有这么过分吧?
别失落——落差都是因为高度造成的,一个晚餐搞得那么多期待,你不失落谁失落啊?
别不平——等待别人的滋味确实不好受,所以别等他,趁这段时间忙点自己的事儿吧!结婚以后,这单身时光多么宝贵啊!
别烦躁——既然小宝饿了,你就跟小宝先吃嘛!想必你老公也不会愿意你们俩饿着肚子等他吧?换了你,是不是也宁愿对方先吃点儿?
别饥饿——饿了就先吃点呗,愿意等就少吃点,懒得等就自己先吃,让他回来自己热自己的去。饿着肚子等人家,您这是存心让人家心里有压力啊?这叫精神暴力!
自我批评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为等待这件事烦闷过。因为我发现自己以为理直气壮的不满,好像人家负了我,其实是我先提了要求,然后等着人家照我的期待去做。这种心态不叫做关心对方,叫做满足自己的奉献欲。假如对方也恰好是超级索取型,这样做自然皆大欢喜。但假如对方也是个有良心有责任的家伙,这种做法,只能让人家感到压力倍增,并发自内心的委屈。
为了避免我们俩都委屈,现在如果老公回家晚了,我就和秧秧兴高采烈的把好吃的都吃了。但期待情绪似乎已经有了接班人,那就是秧秧。她总问:爸爸呢?爸爸干吗去了?只要门铃一响,秧秧就欢快地说:爸爸回来啦!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句,基本上每次我们刚开吃,老公就回家了。所以,我俩吃肉他喝汤的凄惨场景并没有出现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