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招给宝宝一个好脾气

(2009-11-02 11:16:29)
标签:

坏脾气

育儿

世上很多事,道理都有点相同。比如疾病,预防优于治疗,病发了再治,难免要吃三分毒的药物。比如防洪,事先疏导总比洪水来了再筑大坝有效。比如闪电战术,在飞机升空前炸掉它,而不是等着它飞起来再对打。比如对付小宝的坏脾气,三分在管,七分在防,先消灭掉坏脾气发育的温床,再适当对症下药,就比把火力全都对准坏脾气好。

 

说起秧秧天生的脾气,实在不能算很理想。我周围不少新生儿都是高高兴兴的,吃饱睡好就很高兴,人家妈妈们个个都很自豪,说“我家的孩子特别好带”。只有秧秧,刚生下来就必须时刻有人陪伴,两分钟没有大人在旁边就哭闹起来。吃奶也是急得不得了,前一秒钟还不要吃,后一秒钟想吃了,就必须立刻吃到,否则就哇哇哭起来。

 

但现在秧秧的脾气比起小时候好很多了,偶尔也会急躁,但大部分时间都很懂道理,也有一定得耐心和忍耐力。原因固然有小孩子越大越懂事的一面,也有我苦心培养的一面,为了让秧秧脾气好一点,我真是十八般武艺用尽,好在老天不负苦心人,效果确实还挺显著的。

 

我觉得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解决原则永远是一样的——先观察,再想办法。比如面对宝宝的坏脾气,就先看宝宝什么时候脾气好,哪种情况下最能接受意见。然后对症下药,一点一点来。

 

1.化坏脾气为运动

秧秧小时候脾气很急,但是,洗澡的时候很开心,坐着小车出去散步很开心,去医院检查身体竟然也很开心。很快我就总结出了第一个经验,小孩子是非常需要体能消耗的。假如一天都很充实,不断运动,宝宝脾气就很好。一天窝在家里,宝宝脾气就很糟糕。

 

宝宝越大,这个定律就越明显。带秧秧出去旅行,一路上千辛万苦,她倒不怎么哭闹。赶上天气不好或者我不舒服,在家里休息一天,她就会以三十分钟为周期,不断进行间歇式地哭闹。

 

所以,第一个要点就是让宝宝每天保持一个比较大的运动量,把坏脾气的物理条件能量块消耗掉。现在天气好我会带秧秧到户外运动,天气不好,我们就在家里做一些特别傻但是很耗费体力的游戏,比如把她放在膝盖上让她倒下去再拉起来,比如无意义的互相追逐打闹。这样玩一会儿我们俩就浑身出汗还笑得东倒西歪,既锻炼了,也增加了亲子感情,我还减了点儿肥。据说运动能使人产生一种快乐因子,所以我这一招也算是有理论依据吧!

 

2.新鲜感带走坏脾气

有时候,宝宝脾气糟糕,只是因为她觉得生活太无聊了。比如秧秧一岁多以后,有阵子特别喜欢发脾气,因为每天去附近的公园游戏场她已经厌倦了,只有带她出远门才高兴。上幼儿园以后,她脾气一下子好了很多,每天回家都给我表演她在幼儿园学到的新玩意儿,还告诉我她班里的小朋友都叫什么名字。所以现在周末的时候,我总会事先准备好几个计划。天气好去哪里,天气不好去哪里,总之不能让秧秧无所事事一整天。如果宝宝还没有上幼儿园,家长可以每天准备不同的主题,比如游乐场日,健身日,超市日,积木日,童谣日等等。让每天的活动既有规律,又有所不同,帮助宝宝消除烦闷感,顺便建立一下规则感。

 

3.好榜样带来好习惯

宝宝们一岁以后就开始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我周围很多宝宝,除了爸爸妈妈,第一个会说的字就是“不!”。秧秧说的最熟的一句英文就是“NONONO”。都说青春期是叛逆期,我看现在的小家伙们一岁就是叛逆期。但这不等于就没法讲道理。小宝们就像猴子一样,天生是很喜欢模仿的。这一点一定要好好利用。比如秧秧上厕所一直不太好,但我发现如果小朋友来我家上了厕所,她就也会自觉的配合起来。还有时候看了画册上的宝宝上厕所,她就也立刻要求去一下厕所。有阵子她不肯盖被子,我就教她给小兔子盖被子。或者有时候说,妈妈上厕所去咯,秧秧去吗?有趣的是,带她出门的时候她好像特别容易受影响,我一去厕所她就也要求上厕所。

 

4.每个行为都是游戏

让日常行为变成一个游戏,宝宝就会特别容易接受。比如穿衣服,秧秧总被人夸省心,似乎很多宝宝都不太喜欢穿衣服。其实一开始我很积极有效地给她穿,力求时间最短速度最快,她总反抗,但我把穿衣服这个过程变得复杂以后,她反而配合了。现在秧秧的穿衣过程是口号式的——我语气热烈的不停对她提要求说:钻脑袋啦!小手握拳头啦!好了,该这只小手啦!好了,现在扶着墙,抬这条小腿,耶!做的真好,该另一条小腿啦!哎呀错啦错啦,不是这个呀!是另一个……这下子对了,真棒!穿好啦,去玩儿吧!这样秧秧被我指挥的团团转,反而比舒舒服服躺着让我换高兴多了。

 

5.利用生病进行规劝

宝宝生病当然是妈妈最怕的事情,但坏事也有好的一面,这时候规劝会有很好的效果。就算宝宝当时听不进去,以后也总有点效果。恰好前阵子秧秧因为积食病了一次,我赶紧趁机告诉她不能着凉,细嚼慢咽等等。现在秧秧就很自觉的细嚼慢咽,偶尔反抗盖被子的时候,只要跟她说“不盖被子就会生病”,她发一会儿脾气也就接受了。就像老话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生病了难受就是难得的撞了南墙的机会,我们当然要好好利用一下咯!

 

6.陌生人讲话很有效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家里人讲话宝宝不听,外人说一句倒很有用。没错,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小孩们似乎天生都有点胳膊肘向外拐。也许是因为家里人说话太多已经麻木,也许是对外人总有几分敬畏心理。所以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也是很好的规劝机会,比如让客人鼓励孩子好好穿衣吃饭,让客人阻止孩子的危险行为,有时候效果会出奇的好,宝宝不但当时听话了,甚至还能自觉的从此养成好习惯。

 

7.妈妈不要发脾气

我觉得,家长失去耐心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会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一定要想好措施,尽量别把事情搞到这种地步。面对宝宝的坏行为,家长可以表达不满,但一定要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比如宝宝哭闹,你可以简单地说:别闹了,妈妈说不行就是不行。也可以给她规定时间:好吧,允许你哭闹一分钟,之后就得跟妈妈走。或者给她选择机会:吃冰激凌不行,但如果你立刻停止哭闹,回家还可以喝一点果汁。但切忌自己先急了,小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你失控,她也会跟着失控。

 

8.给宝宝一个小台阶

简单制止无效的时候,需要给宝宝一个小台阶,让她自己从坏脾气里走下来。面对怎样都哭闹的宝宝,可以让她先哭一会儿,妈妈自己去做事情。记住要保持心情平静,别忍不住又回来哄或者骂。请放心,哭这件事情很没意思,小孩哭一会儿也烦,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让她下台阶。让宝宝独自哭一会儿后,就可以试着用一件她喜欢的事来干扰她一下,比如假装没有发现她在哭,拿着一个玩具过来说,一起玩儿吧?或者:该吃加餐了,来吃点心吧?或者:快穿衣服,咱们出去玩儿啦。

 

下台阶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最终要让宝宝知道,这次哭闹她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所以你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转移注意力,但就是不能答应她最初哭闹的那件事。当然也最好不要是别的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虽然没给吃冰淇淋,但却给了平时不给的巧克力,宝宝就会觉得这样也不错啊。而加餐玩具点心之类都是常规拥有的,不会给宝宝造成太深的印象。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我非常非常反对终极暴力手段,比如有痛感的打,比如关小黑屋。也不是说这种方法完全不能用,但我觉得99.999%的情况下家长不应该用。俗话说,一打二吓唬,假模假式的推两下,拍两下穿着尿不湿的屁股,表达一下家长的不满都还好,但真要是殴打绝对不行。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许会造成心理阴影,也许会让她学会暴力,还会让亲子之间有隔阂。而且一旦终极暴力手段失效,父母就再也没有什么能让孩子害怕的事情了。对付坏脾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坏脾气消失在萌发阶段。而不是等着脾气发起来了再以暴制暴。孩子应该知道怕父母,但不能觉得父母很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军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