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听话教育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我的 四招帮小宝改掉哭闹的习惯 里,有一句话是“听话妈妈就喜欢,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很多网友对此表示疑义,当时我也许诺日后撰文解释,现在我就来解释啦!
首先,再次强调的是,这句话是我对1岁半左右的秧秧所说的。不代表秧秧三岁了我还将这样对她说。这句话的语境,我也再强调一下,就是当有些事情不能让小宝做,但温和制止无效,又无法解释太清楚的时候。
还是用假设场景来说明吧:小孩子执着的要去摸电门,企图拔下安全插座盖子,显然这种行为要阻止。这时候,做父母的可以很唐僧的说:你不能这样啊!这里面有高压电啊!高压电会电死人的啊!所以这是很危险的啊!
当然,这样很讲理,但我觉得对于一岁半左右的宝宝来说未必有效。
所以我的办法是第一时间把秧秧抱走,一边抱一边说:不能动这个!这个很危险的!
而秧秧也许就会急了,嚷嚷:秧秧要玩儿!秧秧要去!!秧秧要动!!等等。
这种时候我会解释一次“这个很危险,里面有电”,假如还不奏效,秧秧还哭闹着坚持要玩儿,我就很可能会严肃的看着她,告诫她:听话哦!听话妈妈就喜欢!不听话妈妈不喜欢了!
从这个场景中,需要说明的要点如下:
1.“听话妈妈就喜欢,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这句话,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这句话不等于“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妈妈的意见来做。”而是“此时此刻,这件事请你听我的”。所以,我想它不会限制孩子的个性。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比方说,我对秧秧的要求是,不要在家里爬高上低,如果你想攀登,妈妈带你去安全的游乐场,和小朋友一起痛痛快快地爬。其实从我本身来说,并不是很反对孩子攀爬家里的家具,我觉得在家长的监护下攀爬家具对孩子运动有好处。但是,我没法要求孩子在攀爬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视线内(至少我总要上厕所吧。。。),也没法要求她攀爬的时候注意安全(对于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来说这哪儿有谱啊。。。)。两害相权取其轻,“危险”和“取消部分自由”这两个害处中,我认为“取消部分自由”危害较小,“危险”危害较大。
2. “听话妈妈就喜欢,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这句话只适合于我和秧秧这种类型的亲子关系。很简单,因为秧秧最喜欢妈妈,对“妈妈喜欢秧秧”这件事也很在意,所以这句话很能打动她。爸爸说这句话就很无效。这句话看似专制,其实给了她的选择自由。一般来说,秧秧会自己选择了获得奖励的行为,放弃了获得惩罚的行为——停止摸电门,让妈妈喜欢。我觉得这并不会给她造成不安全感,而且预先制止,由她自己选择,比她闯了祸以后接受惩罚要好。其实假如我说“不要摸电门,妈妈给你好东西吃,摸了就不给”也会很奏效,但这个方法我会尽量少用。因为我不希望将来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给她一些好吃的她才肯做。在我看来,精神奖励是优于物质奖励的。
3. 在安全,教养,健康方面,“听话妈妈就喜欢,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是我的一句真心话。有的父母会说,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无条件的爱她。大概有些人是做得到的,而我做不到。所以这些家长大概也是这么对孩子说的,但我却不能。因为我对秧秧还有个原则,就是开诚布公,绝不欺骗。所以我也不能假装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可以无限溺爱她的妈妈。而且,一旦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有缺陷,无法自立,生活状况一团糟的人时,其实绝大部分父母都不会满意。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这一点呢?
正好,前两天看了一本书,讲西方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三类:宽容型,专制型,权威型。
这段文字原文是:
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宽容型父母的行为不是始终如一,对孩子过于纵容,对孩子的行为控制极少。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冷漠、专断,指定严厉的行为规则,体罚孩子。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疼爱,行为前后一致,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行为规则,对孩子有恰当的培养。
我觉得我们父母那一代,家长多是专制型,著名的清华那个有人格缺陷导致去动物园伤害熊的男生,报志愿的时候,据说被母亲撕了三次志愿表,禁止他报生物专业。专制型父母常见论调有:“你怎么敢犟嘴?!”“你还有理了?!”。这当然非常糟糕,不但限制孩子的天性,还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所以我们这一代做了父母之后,特别容易矫枉过正,变成宽容型。在我周围,充斥着“不能说孩子”“凡事好好讲道理”“反正不能强迫孩子”的论调。我的一个邻居说,前几天在嘉茂里,看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在商场的走廊里随地大小便,清洁工唠叨了一句“你怎么在这儿尿啊”,那孩子的一家老小就上来,理直气壮的指责清洁工“没有人性”,“小孩子知道什么啊?你家里没有小孩?”。可想而之这孩子做什么他父母都是喜爱的,但我很怀疑他长大了父母是否还能持续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宽容型的父母也不是没有问题,啃老族就是这种教育下的产物,法制节目里这样的例子当然就更多了。
在没看到这个分类以前,我心中模糊有个感觉,就是做父母的,应该帮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教养,健康,安全。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发展个性。举例言之,我要求秧秧认真吃饭,不许扔食物,但允许她不想吃的时候结束吃饭下去玩儿,但又不允许她玩儿一会儿再次回来吃饭。我不许她摸电门,但她把任何玩具拆了我都没有意见,也允许她玩儿家里所有安全的物品。
除了这些原则,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采取的具体措施变化也会很大。比如秧秧6个月的时候,我并不会说“听话妈妈喜欢你,不听妈妈就不喜欢了”,因为她连这句话也不明白。而当秧秧两三岁的时候,“听话妈妈喜欢你”这句话大概也可以下岗了。想必那时候她已经基本养成了固定的健康习惯,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礼貌教养初具规模,并具备了听懂绝大部分道理的能力。这种主观型的告诫就可以少用了,可以选用效果更好的讲道理方式,顺便还能传授一些知识。
对于秧秧,我想让她明白:我爱你,但我有原则。而不是:不管怎样,我都爱你。虽然后者可能更伟大,但我没那么伟大,所以也不打算伪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