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败积食全过程

(2009-10-22 16:28:56)
标签:

积食

痊愈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这个礼拜我的生活没别的主题,就是给秧秧调理。周一凌晨发病,到昨天,基本上算是稳定了。今天早上起来精神就不错,希望就此好了吧。赶紧把这次对付积食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给朋友们提供参考!

 

发病原因就不再赘述了。总之秋天气候变化,外加吃多了。

 

第一个经验:自己把握药物。

我这次挂的是50元的专家号,看了血象之后,大夫给开了吗丁啉,并建议吃头孢。但我看了血象单子,除了中性细胞粒一项略高于平均水平(正常好像是40-70,秧秧74),别的都是正常的。而大夫根据这一项建议她吃抗生素,我就有点犯嘀咕。回家以后就没有立刻给秧秧吃。事实证明,似乎也确实不用吃。至少秧秧慢慢地也好了,开始发病时体温37.5度,慢慢地也退下去了。

 

第二个经验:如何恢复饮食。

这几天病的孩子特别多,我问大夫怎么调理,大夫只说:忌生冷,忌荤腥,不要喝果汁,因为甜的东西对胃有刺激作用。又问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饮食,大夫说:等好了就行了。我问:怎么算好了呢?大夫说:吃东西不吐,温度也降了,就好了。所以我当晚看秧秧白天后来一直没吐,就给她吃了一点米饭。结果,她把米饭全吐了。

 

恰好第二天我二姨过来看望秧秧,二姨是医生,告诉我这种状况应该先从流质食物开始。以六小时为观察单位。六小时内没有问题,可以从流质改为半流质。再没有问题,再适当添加别的食物。

 

这个说法让我茅塞顿开,确实,昨天中午秧秧吃的面条,就没吐。而晚上加了米饭就吐了,说明问题不仅在于荤素,还在于流质和非流质。

 

这样,我接下来的一天里,中午给她吃了面条,晚上看她没事,给她吃了很少的馒头。第二天开始一点点试着早餐给了一点配方奶,看她没问题,中午又加了一点蛋黄。这样按照二姨说的,以六小时为观察单位,果然秧秧一直没有再吐,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

 

所以我建议的食物恢复阶段是:米汤→软而且稀的面条→粥→菜粥→少量馒头→配方奶→蛋黄→鸡蛋→肉类→水果。

 

总体来说,就是从流质到半流质,从不含蛋白到略含蛋白,最后是生冷食物。

 

第三个经验:调理优于用药

积食这个病,看似简单,其实也挺复杂的。有时候纯粹是吃多了,有时候也有病毒作祟,因而引起肠胃紊乱等一系列反应。但毕竟这不是那种急病,所以第一时间还是应该观察。比如这次,假如我们听从大夫的建议吃了头孢,岂不是白吃了一次抗生素?抗生素这个东西,我是尽量不用的。前几次是无奈,秧秧一感染病毒就烧至40度左右,退烧药几乎不起作用。我怕她连续高烧引起惊厥,在输液和用抗生素中,选择了抗生素。

 

但这次我看她持续24小时仍然只是体温37.5度,暂时没有危险,就没给她吃头孢。结果渐渐的她体温也正常了。包括大夫给开的吗丁啉,也只吃了两次,一旦觉得她好一点了,就停药。用禁食和流食结合的办法。一来是药三分毒,二来我总觉得,物理方法优于化学方法。所以药物还是尽量少用咯!

 

总之,这次的病说大似乎也不大,但又来势汹汹,关键是秧秧非常痛苦,什么都不能吃。我趁机反复教育她吃饭要细嚼慢咽,现在问她:“吃饭应该怎么吃啊?”秧秧就会先使劲儿做咀嚼状,然后说:“细嚼~~~慢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病中二三事
后一篇:大事小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